白裤瑶黏膏树脂染工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203
专题名称: 白裤瑶黏膏树脂染工艺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166.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自称“朵努”,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坪两个瑶族乡以及贵州的荔波等地。由于白裤瑶人一直生活在交通困难的偏远山区,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使得白裤瑶传统的黏膏树脂染技艺,至今仍然依靠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着。直到今天,白裤瑶男女老少的衣服,还是由自家心灵手巧的主妇种棉花,自纺、自织、自缝、自绘、自染、自绣而成。 黏膏树脂染主要应用于白裤瑶的女子夏装上衣、百褶裙和背孩子的背带中。白裤瑶女子夏装上衣为贯头衣,两侧不缝合,后片为黏膏树脂液绘制的瑶王印图案,经过蓝靛浸染、脱黏膏树脂、二次蓝靛浸染,刺绣5道工序加工而成。白裤瑶的百褶裙上有4圈黏膏树脂液绘制的各类纹样,制作工序同贯头衣。由于百褶裙裙宽4m,底色面积远远大于点黏膏树脂液的面积,因此单单一条百褶裙就要花费1kg左右的黏膏树脂防染。由于工序复杂,白裤瑶妇女做一套白裤瑶花衣,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