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瑶织锦的几何纹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186
专题名称: 红瑶织锦的几何纹样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14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最常见的有“卍”字纹。“卍”是佛教的吉祥纹样,昭示着“永生”“轮回”“吉祥如意”的象征寓意。红瑶妇女把这一纹样引入到红瑶织锦中,可以在驱鬼求福保佑平安的同时,表达他们对吉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在红瑶织锦工艺品中的“卍”字纹样会单个出现的,用以点缀或衔接其他动植物纹样;也有连续成排重复出现,这样的排列组合多出现在织品的边角,起到构型的作用。 菱形纹在红瑶织锦中也出现较多,且大小不一,功能各异。大的菱形纹一般是用白线钩织,形成框架,在此菱形框架中再织入单独一个或一组动植物纹样,形成精美的纹样单元,这样的纹样群也一般是左右对称的。小的菱形纹经过组合(一般是重复排列的形式),出现在织品的不同位置,作用也不相同。在边角出现的菱形纹一般是有收边的作用,会搭配各色彩线织出一长条的菱形纹,装饰织品。菱形纹搭配别的动植物纹案,一般是为了区分一个个富有寓意的纹样单元,使其一目了然。菱形纹在织品中主要有区分图群的作用。 梯田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红瑶的生产生活环境,龙胜红瑶主要从事农耕稻作,勤劳的红瑶人民在一座座山腰上开垦出一亩亩的梯田,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梯田稻作文明。而梯田纹的出现无疑是这一梯田稻作文明的缩影,充分表达了红瑶人对龙胜梯田的喜爱与感恩之情。梯田纹通常不会以单个的形式出现在织品上,大多数时候是重复连续出现。 桥形纹一般出现在织品的边角位置。红瑶人生活在大山里,山间的小溪小河间隔了各个寨子,人们在这些小溪小河上筑起了一座座简便的小木桥,方便红瑶人的生产劳动和出行,也促进了红瑶各个寨子间的交流,因此,桥对于红瑶人民便有了一层特殊的意义,桥形纹便应运而生。 八角纹是织锦红瑶几何纹样中最富表现力的一种纹样之一,表达了红瑶人民希望避免灾害的愿望,祈求风调雨顺。具体红瑶织锦细节。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