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跑纱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167
专题名称: 制作跑纱阵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12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跑纱阵一般为矩形,小型跑纱阵为单层矩形,大型跑纱阵为回旋的多层矩形。因此,跑纱需要一个较大的、空旷平坦的场地,一般为村寨的广场。小型跑纱阵一般需要5根木桩,2人即可完成,首先需要在起点处打两根木桩,如点A、B,沿起点形成一个矩形,在矩形的每个角分别打上木桩,跑纱阵即可形成。大型跑纱阵,需要4~5人协助完成。 5个人跑纱AC边用5根竹竿长度,4个人跑纱AC边用4根竹竿长度。以5个人跑10kg纱线为例:(1)首先用一根长2.5~3m的竹竿开始测量长度;(2)从外围开始沿横向或竖向直线量出竹竿的5倍长AC边,在C点处用木槌将木桩(直径约4cm,长约130cm)扎入土里固定,其中在距A点0.5m的B点处再打入一木桩;(3)再直转约90°量出4倍竹竿长CD边,在D点处扎入木桩;(4)向内直转约90°量出5倍竹竿长DE边,在E点处扎入木桩;(5)再向内直转约90°量出3.5倍竹竿长EF边,在F点处扎入木桩;(6)再向内直转90°量出3.5倍竹竿长FG边,在G点处扎入木桩;(7)再向内直转90°量出3倍竹竿长GH边,在H点处扎入木桩;(8)再向内直转90°量出3倍竹竿长HI边,在I点处扎入木桩;(9)再向内直转90°量出2.5倍竹竿长IJ边,在J点处扎入木桩;(10)再向内直转90°量出2倍竹竿长JK边,在K点处扎入木桩。在这样一个回旋的大型跑纱阵中,回旋的内围长要确保短于外围长,以便给跑纱腾出合理的走动空间。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