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娱乐打马鹿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073
专题名称: 瑶族的娱乐打马鹿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031.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打马鹿是射击训练中的一种,曾是瑶族赖以生存的技能。瑶族多居于山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狩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加之野兽频繁出没,侵犯人畜,并不时有匪患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他们特别注重射击技术的训练。古代主要以弩为狩猎工具和武器,早在宋代史籍中就有记述。清代以后逐渐改用明火枪(或称铜炮枪)。他们过去在每年的寒冬腊月或正月农闲时,进行射击训练。训练时以村为单位集体进行,或晚上点灯于野外为靶,或用南瓜从山上滚下为靶。逐渐定居以后,他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野兽也大为减少,社会环境大为改善,训练射击的活动也就随之大为减少,在有些村寨已没有此项活动。仍保留这项活动的,其中已增添了不少娱乐性。近几十年来,因马鹿是他们主要的狩猎对象之一,到训练时,他们常画一头马鹿像,把画像贴在一块木板上作为靶子。他们来到村外僻静处,对着靶子轮流射击。凡中靶者,每人提一块腊肉和一壶酒到寨老家聚餐,称为“喝马鹿汤”。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