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娱乐抛花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071
专题名称: 瑶族的娱乐抛花包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03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抛花包盛行于蓝靛瑶地区,已有悠久的历史。这是瑶族未婚男女青年喜爱的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不会抛花包的青年,会受到人们的耻笑。相传这种活动的由来与《隆斯与三公主》这个民间故事有关。古时候,有一个出身贫寒但勤劳勇敢的狩猎能手叫隆斯(龙师),他与瑶王的女儿三公主(三娘)真心相爱,凭借他们的智慧冲破了重重阻力,获得了婚姻的自由。他们结婚后,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但隆斯想整天与三公主不分离,三公主就把自己的容貌绣在布上,把布钉在木板上,插在田的两端,以便隆斯在田里劳作时,就可看见她的容颜。一天,突然狂风大作,把绣帕吹到了土司家。土司见了绣帕上的三公主,垂涎她的美貌,欲霸占公主。三公主不允,土司就限他们在五天之内织出五彩凤凰衣,否则就要强抢公主。隆斯在绝望之际,盘王派仙翁和仙女送来了一件五彩凤凰衣。土司穿上此彩衣,竟然真的飞上了天空,然而不久就跌落下来,摔死了。隆斯和三公主又过上了幸福生活。瑶族人民钦佩他们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勇气,就用五种颜色的面料缝制花包,以抛花包的形式纪念他们。 花包一般用五色面料缝成,为正方形,边长约5cm,四角都缀有五色布缝合成的彩带,包内装有玉米粒。四个大小轻重一致的花包组成一组。花包由姑娘缝制,小姑娘到了十岁左右就开始学缝花包。缝制花包需要一定的技术,否则四个花包就会大小轻重不一,抛出时难以保持平衡。抛花包时,一男一女相距数米,面对面站立,各持两个花包,相互对抛,右手抛左手接,循环往复,比赛时以花包不落地的时间长者为胜。由于抛花包需要熟练的技术,他们在农闲时经常操练。每到节庆时,他们就邀约外村青年抛花包和对歌,一般是白天抛花包,晚上对歌。抛花包以春节期间举行得最多,地点一般在村外地势较平的地方。有时村寨之间还举行集体比赛,多在正月举行。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