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俗女儿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069
专题名称: 瑶族民俗女儿节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02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农历四月初八) 湖南江永地区的女儿节,则由瑶族女青年的野外集体会餐演变而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江永的瑶族青年姑娘都要集体过女儿节。又因其只准未出嫁的成年姑娘参加,故名女儿节,又称“阿妹节”,届时各村寨的瑶族姑娘相邀集结于山林或溪边,每人自带几种熟食,但其中有几样必不可少:一是花蛋,将鸡蛋或鸭蛋、鹅蛋、野鸡蛋、鸟蛋煮熟,并在蛋壳上描绘图案纹样;二是花糍粑,用小刀在糯米糍粑上雕刻荷包的花样,但每个糍粑的花样不能重复;三是花糖,将蜂蜜熬干拌熟米粉压成块,再用黑、白芝麻在上面镶成各种头巾图案。此外,还要带些花生、板栗、熟肉及各种土特产食品。到集会地后,姑娘们先将花蛋、花糍粑、花糖摆出,供众人欣赏、评论,然后众人嬉说笑闹,追逐游戏。渴了喝几口溪水,饿了吃“百家”食品,整日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