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宗教祭祀的禾魂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059
专题名称: 瑶族宗教祭祀的禾魂节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02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农历四月初九) 山子瑶的禾魂节来源于瑶族先民对稻谷的崇拜。在远古时代,瑶族先民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界,认为自然界万物有灵,认为稻谷和人一样,也有灵魂,必须讨好他、崇拜他,才能获得丰收。所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广西大瑶山一带的山子瑶便早早起床,打扫庭院、熬酒、做糯米糍粑,迎接“禾魂”回家过节。早饭后,各家家长便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把各人分派到田峒、旱禾地及田边的小溪去请禾魂。请“禾魂”的人要衣冠整洁,带上小谷篓。路上,同行者要互相祝贺,希望彼此都能请到“禾魂”回家,争取今年取得好收成。到目的地后,人们沿着田埂和山边仔细搜索鼠洞、石缝,寻找被老鼠拖去收藏起来的稻谷。一旦找到,就高兴地祈求说:“禾魂,禾魂,快跟我回家!”一边祈求,一边将稻谷捡起装进小谷篓。到小溪请“禾魂”的人,还要带捞绞去,用捞绞在水中捞来捞去,一边捞一边说:“不幸被水冲走的禾魂,我来捞你了,快跟我回家吧!”打捞过程中,不管是捞到虾子或小鱼,都将其视为“禾魂”带回家。回到村边,各家的家长将拾回的稻谷集中到用红纸包着的新小谷篓里,然后在一枝繁叶茂的金竹枝上挂上5串最大最长的谷穗,意为当年的稻谷长得跟金竹枝一样高,五谷丰登。接着,家长右手拿金竹,左手提谷篓,朝家走去。进堂屋后将金竹插在神龛上,将谷篓放在金竹旁,供糯米糍粑、米酒、腊肉祭“禾魂”,家人向“禾魂”三鞠躬。随后,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听老人传授生产经验及如何捕捉损害庄稼的野兽,告诫晚辈爱惜粮食。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