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闽东畲族醮明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039
专题名称:
闽东畲族醮明祭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321.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按畲族传统习惯,男子年满16岁要举行“做醮”祭祖仪式,又叫“度身”“学师”。每个畲民都希望通过主持“传师学师”的祭祖仪式,继承先祖的意志和力量,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勇士。学过师的称“红身人”,未学过师的叫“白身人”,只有“红身人”才有资格主持祭祖。“做醮”多在家中举行,日期由祭师挑选。仪式举行前,家人要从自己同姓同支的“祖祠”挑回“祖担”,叫“游祖”。“祖担”就两个竹编的箱子,装着祖图、祖杖、祖簿、香炉、龙角、龙刀、铃钟等物件。把这些东西一一摆在堂屋香桌上。仪式由法师主持,法师用念唱、歌舞方式,叙述始祖学艺的难难历程,唱罢引弟子三拜天地、始祖、本师公(学师前辈),接着参牒,取法名。法师还要传授头冠、衣衫、剑刀、号角、笏板、锣、鼓给弟子,要进行洗坛、置坛、坐坛、传渡、折坛、生筵一系列仪式。通过“做醮”后才有资格主持祭祖礼仪,祭过祖先的男人称“法师”、女的叫“皇母娘”或“西皇母”。女性没有行成丁礼,只要夫家上代有人做过“西皇母”的,自己有子孙就可请“法师”主持祭祖仪式。祭过祖的人,要把取得“法名”、做醮日期写在红布条上,结扎在祖杖上,表明就有身份的人,可主持祭祖活动,作为孝子为父治丧,否则要去请祭过祖的人来(民国后“做醮”祭已不多见)。学师仪式依祖传经文《卷头本》规定程序共60个台本,须三天三夜完成。
知识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对21世纪以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评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