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珍珠球介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1243
专题名称: 温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珍珠球介绍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211.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珍珠球原为古代满族人在江上采珍珠劳动时用抄网将捞到的珍珠、小鱼等投入鱼篓中的情景。后参照篮球、手球的规则,增加防卫,使进球更困难。1991年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比赛器材:球——圆周长54—56厘米,重300—325克,外壳用皮革或橡胶制成,内装球胆,表面白色。球拍——蛤蚌壳状,分球拍和拍柄两部分。抄网——手持的球篮网兜。 场地:长28米、宽15米的长方形平面。 内设水区22米×15米处,限制区0.8米×15米,封锁区1米×15米,对方两名队员在此区域内用球拍阻挡球入抄网,隔离区0.4米×15米,最后是得分区,队员手持抄网接球入兜。 比赛:每队有教练、领队、工作人员各1人,其余为球员,共14人。 分布:每场7人,水区4人,得分区抄网1名、对方封锁区2名。 水区内各队有4名队员负责进攻防守,运用传、拍、滚、运等方式,目的是向抄网投球并得分。 每队1名队员手持抄网在得分区接球入兜,但有对方的两名队员手持球拍在销封区内阻拦、封挡投球入兜。最后以得分多者胜。 用时,每场分上下两个半时,每半时1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珍珠球规则与篮球相似,有犯规、换人等规定。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