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常用青草药-十字花科类-菘蓝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0769
专题名称: 畲族常用青草药-十字花科类-菘蓝
其他名称: 蓝青;靛叶;蓼蓝;大青叶;板蓝;山蓝;马蓝
并列名称: 板蓝根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222.pdf
专题类型: 植物

专题描述

菘蓝(板蓝根) 俗称:蓝青、靛叶、蓼蓝、大青叶、板蓝、山蓝、马蓝。 科属学名: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菘蓝 lsatistinctoriaL 药用部分:根、叶。 性味功能:性大寒,叶苦咸。能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急性热症、喉痛、发斑,头面丹毒,腮腺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疼痛。 用法用量:9~15克,水煎服。 采制:板蓝根:霜降后采挖,除去地上茎、泥土,晒干或切片后晒干。板蓝根叶(俗称大青叶):采挖板蓝根时摘取灰绿色的叶子,晒干或在小暑、白露前后两期采摘,晒干。 附方: (1)急性热病、喉痛、发斑:单用叶或根,或配生地黄、玄参各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2)头面丹毒(大头瘟)、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舌下腺炎症:①板蓝根30~40克水煎服。②或配方用:板蓝根18克,连翘、牛蒡子各9克、玄参15克、马勃3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③治痄腮用叶或根水煎服,并捣汁搽敷;或配连翘、牛蒡子各9克,黄苓6克,水煎服。 (3)慢性肝炎、肝脾肿大疼痛:板蓝根30~40克,水煎服。 说明:大青叶的同名而不同科属的植物颇多。 (1)爵床科板蓝属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又称南板蓝根(根)、大青叶(叶),别称有山蓝、蓝龙根、土龙根,临床应用与菘蓝相同。 (2)蓼科蓼属植物蓼蓝(大青叶)PolygonumtinctoriumLour别称有靛青叶、蓝靛叶。药用部分 为叶,性味功能与菘蓝相同,常用量9~15克。 临床用于:(1)急性细菌性痢疾:鲜叶60~90克,水煎,分三次口服。(2)烂喉蛾(腺窝性扁桃体炎)、颈淋巴结肿痛、发高热:大青叶、蒲公英各15克,玄参、鸭跖草各12克,水煎服。 采制:一年采2次,入伏后采收,白露前后采收,及时摘叶,晒干。 (3)马鞭草科海州常山属植物大青(详见本书记载)。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