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畲族除夕节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0218
专题名称: 宁德市畲族除夕节俗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07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畲民称为“做大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干净,厅堂上的对联,连祀供神灵的神堂也要用大红纸重写刷新。粮仓及坛坛罐罐,也要刷红纸封条,表示仓盈库满。当晚,户户都要备几碗好菜,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大人煮鸡鸭煮猪腿,炒豆炒花生,蒸做春节食品。小孩则环坐在炉火旁“守岁”,由大人给每位小孩分发“压岁钱”,有些上了年纪的长辈就和他们坐在一起说古谈今,传唱祖歌,教育后代。接着,家家蒸糯米饭,做年糕,做又油又嫩又香又圆的糍粑,表示全家团圆的意思,并预示来年好时运,日子年年甜的美好前景。做完糍粑,大人小孩围成一团,吃去一部分,剩下部分藏入粮仓,来年取出,谓之吃有余。畲族同胞在腊月三十日晚上,饭后由家中女老前辈把事先备好的干杉木一节(有的地方用硬木,不易烧完),埋入灶膛火灰中,杉木被点燃后,整个晚上都不会灭掉。等到正月初一早上,把干柴放入灶中,拿起毛竹制的火筒,吹起杉木的火,使干柴燃烧起来,煮大年早饭。这种在大年三十埋火种引火煮饭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它寓意新的一年发丁发财快,全家一切旺盛,上一年传下来的香火,永不熄灭。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民间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诞育成长、婚礼、丧礼、民俗调查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