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畲族春菊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0207
专题名称: 宁德市畲族春菊糍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067.pdf
专题类型: 美食

专题描述

随着一阵春雷在天上滚过,儿时的那一片草地长出一棵棵绿茸茸的野菜。银灰色的小叶子耷拉着只只小耳朵,矮矮的肉质茎端开出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掐下来一闻,浑身发出一股奇异的清香。它名为春菊草,我阿婆管它叫狗耳菜。 每年正月,阴雨绵绵,落得农民都不好下地锄田。据说,古时天缺东南,地隔西北,女娲娘娘出来炼石补天,她补着补着,却补不密那个角落边旁,故春来天天漏水。后来每逢正月二十,女娲娘娘生日,畲族主妇就到地里掐来富有韧性的春菊草和大糯米一起蒸糍粑,帮助“补天穿”。其仪式是:主妇在吃糍粑前,掰片糍粑抛向寮顶,象征补天;掰片糍粑扔向地上,象征补地。 春菊草营养比苦芝、山皇后等野菜丰富。在那饥荒缺粮的年代是山里人的补给品。如今,人们生活好了,吃它只是尝个新鲜,久别故乡的游子吃它,更会勾起乡情。记得“三年困难”时期,一阵春雨过后,大家就肩挎竹篓,卷起裤管光着脚,噼噼啪啪地扑向地头,争着采掐春菊草。它不兴用铁器去挖,全凭指甲去掐,因为带根的春菊草是不好吃的。掐回以后,用清泉冲洗干净,放进石臼里舂。舂到烂泥般才同米粉按三七或四六的比例拌和好。在蒸的过程中,那一股带着野味的香气真是把人熏得流口水。我因等不及就摊开双手把在锅台边直嚷嚷,阿婆一边用勾起的五个手指往我头上“磕槠子”,一边训斥道:“贪食仔,等会儿,嘴巴就掉了吗?”“磕槠子”虽然不怎么痛,但那种香气总是诱得我喉咙头的口水,通知我真好吃真好吞,故不痛也哭了。不过到了阿婆揭开蒸笼,把那热腾腾、香喷喷,犹如长了一层绿色、黏而不腻的春菊糍递到我手中时,即刻破涕为笑了。 春菊草是菊科植物,属鼠曲目。在医学上能起消积化食去病的作用。与其说畲民正月二十“补天穿”,不如说人们过年被油吃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民间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诞育成长、婚礼、丧礼、民俗调查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