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芦坪岗遗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地理名称:
芦坪岗遗址
唯一号:
130933020220000234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045.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隶属:
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邑坂村
介绍
芦坪岗遗址位于蕉城区霍童镇邑坂村东北约2000米的霍童溪北岸,坡度平缓,海拔约100米,山岗表层为更新世至全新世的红土堆积,1987年福建省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在1万多平方米范围的地表上散布大量黄土仑类型的印纹硬陶片和西周时期原始瓷片,并采集到残石锛、打制石英石核各1件,可辨认的陶器形有网格灰色硬陶罐、划纹灰硬陶广口缺罐、青釉曲折纹小口广肩原始瓷罐及青釉原始瓷豆等。从这些遗物看,芦坪岗可能有西周时期墓葬,在更新世晚期的地层内可能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2000年6月中旬至7月初,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对芦坪岗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次发掘计开5×5米探方3个和2×5米探沟6个,连同扩方共发掘面积150平方米。有以下发现: ①墓葬共3座。墓口距地表0.4~1.2米不等,略呈梯形,墓边不甚规整,墓内填土为褐色,质地松软,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和夹砂陶片。 ②壕沟1条。位于遗址边缘部位,沟上距地表0.6米,沟壁不规整,略呈倒梯形。沟内填土为红褐色,夹杂有岩块、红烧土、硬陶片、砂陶片、青铜矛等。壕沟用于排水和防御野兽侵袭。 ③器物47件。其中陶器42件,分夹砂陶、硬陶、釉陶三大类,器形有豆28件、缸8件、瓮2件、盆1件、杯1件、鼎足1件、支座1件;玉器1件,为残玉佩,扁平环状形,器表磨制光滑,灰白色玉石制成;青铜器4件,种类有锛、戈、矛、戚,青铜锛保存较好。 芦坪岗遗址是迄今为止闽东地区唯一一处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其收获在闽东地区先秦考古工作中是空前的,对全省考古工作来说也是一次较大的发现。此外,在对该遗址调查采集到3件打制石器的基础上,这次对芦坪岗地点进行科学试掘,找到了产出石器的原生层位,从中发现石核、石片、石器等。 ①石核5件。其中锤击石核3件,砸击石核2件,最大的长32厘米、宽38厘米、厚18厘米。原料为晶洞花岗岩和石英岩。 ②石片9件。其中锤击石片6件,砸击石片3件。有天然台面、素台面、线状台面、刀状台面等。原料有花岗岩、石英和凝灰岩。 ③石器5件。有手斧、盘状刮削器、手锛、砍砸器、尖状器五个种类。 芦坪岗发现石制品的地层与我省其他地区(漳州、泉州、三明)这种红土堆积层相似,它的时代应归晚更新世无疑。芦坪岗这批石制品出自这层红土下的角砾层,其年代应与这红土层年代相当或略早,推测至少1万至2万年以上。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邑...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