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洋村文化站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唯一号: 130931020230000042
机构名称: 凤洋村文化站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23/001
起始页: 0256.pdf
起始时间: 1955年

机构描述

1955年成立,是福安第一个畲族村文化站,也是闽东地区最早成立的畲族村文化站。文化站成立之初还兼有文化学习站的功能,除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外,还负责扫盲工作。50年代凤洋村文化站为公办性质,配备1名专职干部,其规格与各区文化站相同,主要职责是开展乡村文化宣传娱乐活动,设立报刊阅览、图书阅览,配合政治形势放映幻灯、出黑板报、宣传政策、讲解时事。文化站配有民间乐器,组织演唱畲族歌、畲族戏曲,编写畲族新歌曲等。1965年后改为民办。80年代,畲族村文化站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凤洋村文化站又改为民办公助,后改为公办,由县(市)文化局直接管辖,站长每月从县(市)文化局领取工资。1997年改为乡政府代管。 1982年,文化站有藏书500册,订阅报刊23种。后因经费不足,订阅的报刊逐年减少。1997年,虽然文化站阅报架上陈列着《福安报》、《闽东日报》、《福建日报》,期刊有《福建通讯》、《闽东通讯》、《文明建设》、《农村工作通讯》、《支部生活》、《福建民族》、《农家技术应用》等十余种报刊,但文化站已无力订阅这些报刊,大多数期刊都是站长顺手从乡政府拿回来的。 1975年,文化站设立了电影放映队,有2人专职放映8.75毫米的电影。1981年春,县文化馆赠送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给村文化站,尽管当时的图像很不清楚,这台小电视机还是给全村的居民带来了许多欢乐。1986年电影队解散。随着拥有电视机的居民家庭不断增多,文化站的黑白电视机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不过,文化站现今依然保持着全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地位,平时除了提供报刊和书籍外,也常组织猜灯谜、打扑克、下棋等活动;每逢节日,文化站则设法借来设备,为村民布置舞厅、卡拉OK厅,为村民们放映录像,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