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唯一号: 130930020210000319
人物姓名: 谢翱
人物异名: 字:皋羽;又作:皋父;晚号:宋累;又号:晞发子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0218.pdf
时代:
出生年: 1249年
卒年: 1295年
籍贯: 穆阳樟南坂利湾(今穆阳镇与穆云畲族乡一带)
亲属: 谢钥;谢景晖
非亲属: 吴思齐;方幼学;吴渭;薛令之;郑虎臣

传略

谢翱的曾祖谢景晖“肇基穆水畔”,父谢钥“居樟南坂利湾,与郑先生寀家居对面”。谢钥,字君启,性情致孝,居母丧,哀毁庐墓,终身不仕。师从同乡人缪烈,被缪烈招为女婿,研习《春秋》,并著有《春秋衍义》十卷、《左氏辩证》四卷。 谢翱为人雅好山水,所到必选胜游览,题情赋咏。咸淳初,赴临安参加科举试进士,不中。咸淳三年(1267)写成《宋祖铙吹曲》12篇与《宋骑吹曲》10篇,元代诗评家吴莱曾称赞“文句炫煌,音韵雄壮”,被太常乐工拿去演习。不知何故落魄在漳、泉二州,因流离失所而又迁归祖籍浦城九石渡观前村。当时,临安已被元军攻占,南宋政权将近灭亡。当谢翱知悉文天祥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建立都督府,就变卖家产,招募乡勇数百人,前往投效。文天祥对《宋祖铙吹曲》早有耳闻,见其感义而来,激动万分,直接任命为咨议参军。跟随文天祥转战漳、梅、赣诸州,一路进军,势如破竹,接连收复会昌等许多县城。元朝政府颇为震动,即令大军分水陆南下。潮州一战,宋军大败,文天祥被俘就义。谢翱改称粤人,自号晞发子,携带文天祥生前所赠玉带砚,流亡浙江永嘉、丽水一带,对元消极抵抗。先后在越山、西湖等地,组织了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月泉吟社”“汐社”等诗社;联合一批南宋爱国知识分子,互相唱和,抒发亡国之痛。 元成宗初,约1295年,浪迹一生的谢翱最终定居杭州西山,同时娶刘氏为妻。次年,不幸因患肺病去世,享年47岁。友人方凤,弟子吴思齐、方幼学遵照遗嘱将他安葬在子陵台南。其后,弟子吴渭买田修造“月泉精舍”敬奉祭祀,祠名“晞发处士”。人们纷纷赴场以诗文殉悼,并捐建“许剑亭”以示纪念。 谢翱一生辛勤笔耕,著述有集百余卷皆散佚,诗传于今者约200余篇。南京图书馆馆藏有《许剑录》《晞发集》两部。“国家不幸诗人幸,话到沧桑句便工”,时事造就了他的诗文高度,他用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明清两代不少文学家都对谢翱气节和文学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明代杨慎誉之为“宋末诗人之冠”;《四库全书提要》评价“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至今其传世之作仅存《晞发集》10卷、《晞发遗集》2卷、《晞发遗集补》1卷及《天地间集》《登西台恸哭记》。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福安知县张蔚然建“三贤祠”,春秋祭祀薛令之、郑虎臣、谢翱三贤。从此,“福安三贤”即成定说。他与外祖父缪烈及父亲的挚友郑寀,被祭祀于“仰止祠”,列为“穆阳三贤”。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穆云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设穆水白云映畲乡、基本乡情、文物古迹、畲族文化、旅游胜地、风土习俗、名人与名乡、艺文杂记、大事纪略等,记述了穆云畲族乡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