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澜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930020210000304
人物姓名: 陈大澜
人物异名: 字:镜波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10000009/001
起始页: 0102.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96年
卒年: 1984年
籍贯: 屏南县龙潭里村
亲属: 韦昌仪

传略

20岁时,从后章村宿儒名医章光占学中医,二年后,又与学友九洋村谢丹籍,朝夕相处切磋医学,潜心研讨《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医宗金鉴》等医学名著,颇有心得。 大澜为人平和,对乡民疾病常存恻隐之心。30岁开始为人看病,从不计较报酬,立志以治病救人为已任,曾作《医箴》一律以自勉,诗曰:六经治法本长沙,刘李朱张四大家。 医学典经须博览,内科解剖主华陀。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1956年,各村成立保健站,大澜被安排任龙潭保健站医师。站里仅他一人,业务十分繁忙,他不顾年老体弱,对病人高度负责。不论严寒酷暑,不分昼夜和村落远近,如遇急病都坚持出诊。认真诊察,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尽量让病家少花钱因此深受病家的赞扬。大病经其治愈者有:韦忠锦、陈官求、陈官梢四十余人。如同村陈良〓患急性伤寒,高烧之后昏厥,虚脱便血,脉息甚微,某医生以为不治之症。适大澜从外村出诊回来,诊其为伤寒转少阴。以“附子桂枝汤”急救,某医生认为此方是促其速死,病家也认为只有听天由命了。病人服药后,大澜亲自护理,待病人脉搏渐复,神志转清。又为之更换二方,病人转危为安,始离病家,护理时长达四小时之久。后此人活至七十多岁才病故;又同村陈官瑑伤寒高烧狂语,误服“白虎汤”,造成四肢冰凉昏迷不醒。大澜到樟源出诊,家人夤夜赶二十多里请回诊治,不数日,病人转危为安,终于痊愈了。 1962年,龙潭里村一带流行麻疹,本村染病儿童有50多人,部分并发肺炎。大澜在保健站坐不安席,睡不安眠,每日早晚轮流到病童家诊视两次,曾数次深夜悄悄地在病家户外静听,时值“倒春寒”,年近古稀的老人,虽手足僵冻亦不自顾,他关怀病人类皆如此。病童们在他细心诊治下,逐渐痊愈,无一死亡或有后遗症。乡亲们以恳切的语言,盛赞他医术精明,医德高尚。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没有忘记陈大澜行医事迹,1982年县派报导组同志专往采访,刊出老医生大幅照片,其文字介绍是:“龙潭大队88岁中医陈大澜,为本村及山峰、四坪、墘头等十几个大队社员治病三十多年,使龙潭大队社员小病,常见病不出村,受到群众一致的好评”。 陈大澜一生行医近六十春秋,其临床医案甚多,晚年起早摸黑撰写成《中医验方录》、《伤寒实录》、《妇科探秘》等十八卷,三十多万言(未付梓)。 陈大澜生前治学严谨手不释卷,尤好诗词。可惜诗稿绝大部份毁于“文革”。仅存《虎朝潭八景》诗,今录四首以见一斑。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屏南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屏南县邮电今昔”、“屏南县的坝工建设”、“屏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溪反击战”、“屏南县工商联”、“老鼠仓杉木纠纷案始末”、“中医师陈大澜”等25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