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县渔区土改有关乡(镇)概况表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滨海五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1020210000814
图表名称: 宁德县渔区土改有关乡(镇)概况表
起始页: 0308.pdf
结束页: 0309.pdf
图表类型: 统计表
分类号: S922
关键词: 宁德市 渔区 概况表

附注

注释: 1、虾蛄上埕。天冷时,滩涂上的虾蛄或退出埕所,或封洞深藏起来,或逐流而去。天暖时,再回埕活动。 2、弹涂鱼,又名跳跳鱼,学名滩涂鱼。与它同一科目的还有白鰕、白蝻、长丁、跳鲋等,其个体、颜色、斑点均有细微差别。其性均怕冷,天寒时封洞深藏起来。天暖时,才出洞活动,见人钻入,洞口明显。 3、土丁、土笔、土匙、土花瓶、软壳塔等,均系滩涂里的底栖动物。土丁:身似丁形故名,去污挤肠后,是个好食材;土笔:身红,像一毛笔管子般的长和大,挤出内脏后,武火一炒,口感甚佳;土匙:头似汤勺,身一长柄,均可食;土花瓶:软体,头部像绽放的花朵,故名;软壳塔:头部有软壳,一触即破,身为塔形。 4、岗蛎。附着在石头岗上的牡蛎。 5、蟛蜞、〓子。蟛蜞是一种招潮小蟹;〓:即是目蟹。 6、蛎触,形似毡帽,大若母指,肉可食。 7、土龙,穴居海滩,身色均似黄鳝,但个大身长,重过二三斤,力气很大。“下土”人用一柄长约1.5米,前端像巴掌宽,有四齿一钩的铁叉,在其洞穴处叉插,叉到后,把叉转一方向,将钩套住土龙往上拔。此一作业,与叉海鳗同时进行,即海鳗叉海鳗。有土龙叉土龙,方法一样。 8、虾蛄膏黄,即虾蛄卵。方言叫虾蛄籽。 9、霾气,即土气。 10、从前,本地人戴有两种不同形状的斗笠,一是普通人戴的西乡做的宽缘有帚斗笠,二是下海(土)人戴的竹洋的斗形无帚斗笠。 11、雷东软虾。雷东,村名。漳湾镇属。软虾,即脱壳的对虾。 12、熨斗爬蟳。烫斗,村名,漳湾镇属。爬蟳,学名锯缘青蟹。 13、弹涂鱼,无鳞,含脂肪,经火熏脱腊后,称“脱脂弹条”香味十足。 14、甚、昼。甚,十分,水满,即平潮,海边人把潮水涨落分作十分,按涨落多少都由定名,如八分叫“红流”等,故水平,叫水甚;昼,即白昼,午昼。这里是指吃午饭时间。 15、天光谁留下。即天亮时潮水退去。 16、暝。傍晚,这里指吃晚饭时间。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滨海五都》

本书主要分为五都概述,古村选粹,工程见闻,文化习俗,临海生计,名人事略,社会杂记几个部分。有文章“沿海乡镇简介”、“二都村杂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