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467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4

内容

畲族民间体育是畲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自身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它和近代体育一样,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和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对我国畲族民间体育进行研究,无论是从挖掘、搜集与抢救我国畲族传统体育,弘扬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促进畲族体育事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提高民族健康水平的现实意义上,还是从理论上加深对民间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因研究角度和作者的研究思路不同,对研究内容的取舍也有所不同。本书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一、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总论
  该总论部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畲族与畲族文化、畲族文化与畲族民间体育以及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之间关系等问题进行梳理;二是对畲族民间体育分布与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对人口、地区与项目的分布,以及传统节庆、竞赛活动、学校教育、社团组织、家庭教育与传承人活动等开展情况进行论述;三是对畲族民间体育的美学特征、价值判断、审美内容、表现形式、现代价值与保护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四是对打尺寸、打枪担、稳凳、盘柴槌、猴子占柱、操石磉、虎捉羊、猴抢蛋、敬茶舞、踏步舞、狮子舞、舞铃刀、马龙灯、斗牛、登山、考龟、爬竹、前岐马灯、弹弓与插竹把等65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整理。
  二、畲族民间体育现状与保护措施
  畲族民间体育现状与保护措施部分,对我国畲族民间体育项目、法规政策、运行机制、传承人、社会组织、家庭与学校传承七个方面的现状与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我国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发展目前存在的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项目生存面临挑战、项目保存处境艰难、自身理论基础薄弱、项目竞赛规则不够完善与项目延续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强化文化认同意识、加快项目发掘整理、纳入学校体育教学、融入竞技体育赛事等方面的保护措施。
  (2)针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法律保护存在的管理不到位、法律条文缺乏操作性、地方尚未出台保护条例与保护措施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强法律保护,完善各位阶法律规范、法律责任中的条例与传承人制度,推出相关项目的保护条例等保护措施。
  (3)就传承方式与社会运行机制而言,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各种传承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文化认知消极变迁、传承方式作用弱化、不良传统习惯制约和语言文字传承失灵等现象,需要建立畲族民间体育传承运行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与保障机制。
  (4)针对项目传承人存在年纪偏大、项目数量偏少、资金支持缺乏、场地器材短缺等问题,需加大对传承人的关爱,重视政府立法,加强组织管理,建立保护机制,等等。
  (5)畲族民间体育社团组织在立法、制度、管理、规模、技术、资金、人才及保护理念等方面存在问题,在畲族这个相对封闭的社群中,需要积累社会资本,秉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6)在家庭传承方面,存在家庭教育、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等家庭、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问题,可从家庭环境中探寻文化传承过程。
  (7)在学校传承方面,存在教育政策、师资队伍、校本课程、场地设施与项目开展等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校外支持力度、发挥学校传承内在优势、提高学校传承效能等方面的保护对策。
  三、通过旅游与文化传播展示畲族民间体育
  对保护、传承与推广畲族民间体育,可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上,针对政府宣传力度不够、企业经营理念相对落后、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面临同类产品竞争压力、产业要素发展不均衡、未能形成特色旅游产品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调整畲族民间体育旅游经营理念、加大畲族民间体育旅游宣传、改进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营销方式等方面的保护措施;二是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与传播途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与传播途径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新发展的对策。
  综上所述,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我国畲族民间体育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的研究报告,其出版有利于积极推动我国畲族民间体育工作的开展,挖掘、搜集我国畲族民间体育的宝贵财富,为我国畲族民间体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全书分为引言和13章,引言由兰润生撰写,第一章,畲族文化与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由兰润生、兰卉、黄舟阳撰写;第二章,畲族民间体育分布与开展情况,由兰润生、兰卉、张江予撰写;第三章,畲族民间体育的美学特征与现代意义,由兰润生、张艳芳、兰卉撰写;第四章,畲族民间体育文化在乡土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价值,由石瑛、隔超、吴亚婷撰写;第五章,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由兰润生、李杰、兰卉撰写;第六章,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法律保护现状与发展,由左鄢世晨、兰卉撰写;第七章,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的社会运行机制,由黄文仁、陈印撰写;第八章,畲族民间体育传承人的现状与保护措施,由兰润生、兰卉、陈瑜君撰写;第九章,畲族社会组织与畲族民间体育的保护措施,由黄文仁、吴燕、兰卉撰写;第十章,畲族民间体育的家庭传承与发展,由黄文仁、谢兰凤、李哲撰写;第十一章,畲族民间体育在少数民族学校传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由兰润生、吴橙俐、兰卉撰写;第十二章,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兰润生、胡斌、肖梦园撰写;第十三章,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由兰润生、李博浩撰写。黄文仁、林荫生、苏肖晴、曾立火、肖梦园、殷放对本书各章节进行了修改与审核,全书最后由兰润生统稿。
  本书得到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浙江丽水学院,金华广播电视大学,福州、厦门、漳州、宁德、福安、寿宁、霞浦、福鼎、温州、金华、丽水、遂安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与支持,得到许多专家学者及同人的协助,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谢琼桓,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博士生导师崔乐泉,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建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汤卫东教授,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傅砚农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曹守和教授,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方新普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左新荣教授,丽水学院赵建华教授、黄罗家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方千华院长,集美大学赵克教授、谢洪伟博士,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赵阳副教授,泉州师院许月云院长、任慧涛博士与魏太森老师,宁德师院郭学崧,福建省畲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雷盛荣、兰大瑞,浙江省畲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兰进平,等等,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支持与帮助。与此同时,本书也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兰润生
  2019年1月20日于厦门

知识出处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

出版者:中山大學出版社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因研究角度和作者的研究思路不同,对研究内容的取舍也有不同,本书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总论、畲族民间体育现状与保护措施、通过旅游与文化传播展示畲族民间体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