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霞浦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失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与工艺》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167
颗粒名称:
一、霞浦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失落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3
页码:
104-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全球现代化浪潮冲击下,霞浦畲族服饰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传统服饰制作技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关键词:
霞浦县
畲族
服装现状
内容
霞浦畲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畲族服饰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必然与霞浦畲族服饰的发展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霞浦畲族服饰文化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尤其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现代化科技浪潮的冲击下,畲族人民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霞浦畲族服饰文化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也正是畲族服饰文化失落的根本原因。
通过田野调查、走访,发现如今绝大多数畲族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都穿着现今流行的服装,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妪还穿戴着本民族的服饰。溪南镇白露坑的半月里村是畲族聚居的村庄,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目前我国保存畲族历史文化遗产最为完整的村落,201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4年被国务院、住建部列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图6-1)。即便如此,初去半月里村,如果没有村民雷其松的介绍,我还误以为是一个汉族人居住的村落,村民几乎都穿着与汉族人一样的服装,梳着现代流行的发式。偶见一两个七八十岁穿着畲族服饰的老妪,才让人感受到一丝畲族村落的气息(图6-2)。
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文革”的“破四旧”运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畲族的传统文化根基,畲族服饰传统文化原有的生态环境随之也遭到相应的破坏。1980年以来,一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完全打破了畲族近千年来相对封闭的生产生活状态,相对先进的现代文化以替代的方式入侵到畲族村落中,造成畲族传统文化的断层和失落,传统的家族组织和宗族制度已遭到完全破坏。在半月里畲族民族村,村中年轻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回村。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感受到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知半解与漠视。年轻人平时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凤凰装”,女性更不愿意梳戴畲族特有的凤凰头饰,嫌麻烦和浪费时间。大多数长辈不再为自己的女儿制作凤凰装嫁衣,女儿结婚时穿戴的是母亲的凤凰装,甚至有些年轻人的婚礼仪式已完全西化。崇儒畲族乡上水村和水门畲族乡茶岗村的调研情况,基本如上所述(图6-3)。据霞浦县博物馆雷老师介绍,有些畲族村落的情况更糟。畲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
知识出处
《福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与工艺》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围绕霞浦畲族服饰的种类、造型、色彩、装饰、结构及传统工艺展开研究。为霞浦畲族服装文化的研究了提供相对直观和准确的研究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霞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