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冬夜畲家抄歌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736
颗粒名称: 收集——冬夜畲家抄歌本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
页码: 4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退休后,钟昌尧自发收集整理畲族“小说歌”歌本,历经艰辛。在霞浦和其他畲族聚居区,他挨家挨户地借歌本抄写,有时承诺保护歌本才得以借得。尤其令他难忘的是在一户人家连夜抄写歌本的经历。他还走出霞浦到福安、福鼎、浙江景宁等地抄写歌本。多年来,他倾注心血抄写歌本,已不记得历时多久。钟老对记者展示了抄写歌本用尽的笔芯罐筒,见证了他毫不懈怠的努力。
关键词: 畲歌传人 钟昌尧

内容

退休之后,钟昌尧开始了自发收集整理“小说歌”歌本的艰辛历程。在霞浦畲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保存着歌本,钟昌尧便挨家挨户地上门借歌本抄。但由于畲族“小说歌”歌本的稀缺和珍贵,有些人家不愿意出借歌本,钟老便承诺一定好好保护,有借有还,如果弄坏了一定补还新的,这才借到了大量的歌本。
  钟老忆起最难忘的一次搜集歌本的经历,是在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后门山的洋边自然村。有一户人家的歌本特别多,抱出一大堆给钟昌尧看。但那户人家说什么也不肯让钟昌尧把歌本借回去抄。因为歌本都是手抄的,极其珍贵和稀缺,过去别人借歌本一般都是有去无回。“我自己原来有一箱歌本,后来参加工作后,被别人借走了,一直没还回来。”切身的体会让钟昌尧更能够理解人家的心情,于是他便在那户人家留宿,连夜抄歌本。
  钟老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正是寒冬12月,畲族人家又是住在山顶,夜里冷得要命,可为了难得一见的小说歌本,钟昌尧愣是在那里抄了一夜。翌日,主人看到他抄的几千字的歌本,终于被打动了,答应让钟昌尧打借条借走了剩余的3本歌本。
  为了收集齐全散落民间的畲族歌本,钟昌尧还走出霞浦,到福安、福鼎、浙江景宁等畲族聚居区抄歌本。“景宁县的畲族干部很热情,因为景宁的畲族是从福建迁过去。一听说我是从福建来的,就说老乡来了。”在收集歌本的经历中,钟老也感受到了畲族同胞的温暖。“只不过那里的歌本不多,诗就一点点,大部分是重复的,只抄了几段就回去了。”
  年复一年,钟老也不记得搜集整理歌本经历了多少个年头。借了歌本回来,只要一有空就抄。钟老拿出一筒写完的笔芯告诉记者,像这样大的装满抄歌本时写尽的笔芯的罐筒已经丢了两罐了。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晓洁
责任者
钟昌尧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