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民俗大课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70
颗粒名称: 欢乐的民俗大课堂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
页码: 3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蕉城区金涵乡亭坪村闽东青年文明号民族希望小学,畲族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学习畲舞、畲语、畲歌等,收集整理乡土教材《畲寨风情》,请舞蹈老师教授畲族舞蹈,聘请辅导员讲解光荣历史。学校形成了浓厚的畲族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关键词: 畲族文化 金涵乡

内容

欢乐的畲歌,轻快的畲舞,还有那红黑相间的畲家传统服饰……每周二下午,在蕉城区金涵乡亭坪村闽东青年文明号民族希望小学,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些动人的场面。五年级学生雷丽云兴奋地对记者说:“没想到我们畲族还有这么多优美的舞蹈!”
  雷丽云现年14岁,是亭坪村牛头岗自然村畲民。同学们都说她是“抖空竹”的跳舞高手。她在学校不仅会唱畲歌跳畲舞,回到家里还能给亲人们用畲语讲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是一个畲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小使者。
  小学校长彭明武告诉记者,蕉城区是我国畲族同胞的聚居区之一,亭坪村是个纯畲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丰富的语言习俗、服饰艺术、民歌传说、传统医药、武术等灿烂文化被大量遗失、淡化,不少畲族同胞不仅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连最起码的畲语也遗忘了。
  “绝不能让畲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这个念头一直困扰着彭明武。从2002年开始,学校就开展了一系列整理、收集、学习畲族文化风俗的活动,不仅收集、整理、出版了乡土教材《畲寨风情》,还请来了当地民族中学的舞蹈老师教孩子们跳畲族舞蹈,派老师到宁德畲族歌舞团学习,编排了“小小花伞”、“抖空竹”、“镰刀舞”、“抢担舞”、“竹竿舞”等舞蹈,回校开设畲语、畲歌、畲族舞蹈、畲族风情导游等民俗文化兴趣小组,固定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同时,学校还聘请曾在1964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进京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蓝贵眉为学校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用畲语讲解本民族的光荣历史等。多方面的努力,使全校形成了浓厚的畲族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益清
责任者
韩承斌
责任者
雷丽云
相关人物
彭明武
相关人物
蓝贵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