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风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36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风水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642-6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畲族的风水观念及其在住宅和环境选择中的应用。畲族的风水观念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和环境的评估上,以及住宅的坐向和大门的朝向选择等方面。在营造建筑物与改造建筑物环境时,畲族人注重实用、朴实无华,并重视树木栽培以“培荫风水”。
关键词: 福安市 风情习俗 风水

内容

畲族的风水观念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和环境,选择住宅的坐向和大门的朝向,修改原有住宅的格局,以及勘察下葬先人的坟茔等方面。由于族小势弱、经济拮据等因素的制约,畲家风水观念是求生存不求封荫,求现世不求来生,求此岸不求彼岸。在营造建筑物与改造建筑物环境时,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重阳宅
  历史上畲族每隔数年便有迁徙,不可能过份讲究祖先坟茔的建造。福安流传的畲族俗语:“下南骨瓮掼掼转”,是指迁徙队伍中还携带着装有亡故的亲人的骨殖的陶瓮。所到之处,首先考虑的是搭梁建寮寻找栖身之地。即使定居于福安山场之后,大多数畲家也没有在营建坟墓上投注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二、重实用
  畲族住宅与福安汉族民居格局大致相同,为土木建筑,朴实无华,极少装饰品,而且大多随势造间,同时极少见斜门、假窗和粗糙的“石敢当”字样的镇凶化吉的石碑等添加物。畲家传统宅院注重土墙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者开小窗,以便避风防盗。
  三、重树木
  畲家看重村前屋后树木的栽培,认为这些树木能“培荫风水”。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修的甘棠田螺园雷谱载:“同治十二年(1873),合族公议,请匠公派兴工围筑竖石砌造面前堡岸,培荫风水,以为大路通行吉祥如意。家识公同维舟公手栽插面前岸外榕树二株,以为远远世世合族培荫风水。和佐公手栽插榕树一株后门,以为远远世世合族培荫风水。”清光绪三年(1877)修的东山雷谱《家训》篇载:“山内老树,祖宗手泽所存,原以护卫风水,任意砍伐,根株殆尽,殊非克肖,子孙嗣后,务必爱惜,留录成林,庶郁郁葱葱方成一族之观。”光绪十六年(1890)上和庵钟谱载:“人有栖身之地,方可安生乐业,大凡村落皆有树木环卫互荫,望之郁郁葱葱称为胜地,即生聚绵长之道也。吾族后崎险,更宜培植树木以御风水,现在前人培植成林可为百年大计,亟须协力保护,毋得妄为剪伐。”
  畲族也有以阴阳八卦选择宅地的职业性风水术师,他们的理论基础大致同于福安汉族的风水术师,即集形法和理法之大成,从事堪舆活动。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福安市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1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