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培训畲族实用技术人才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4年福安民委成立以后。1984年福安县少数民族培训基地建立,县民委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合作,定期进行各项实用技术培训。办学时间紧凑,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1984年设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时间9天,学员53人。1985年设乡村医生培训班,时间90天,学员20人。设果树、食用菌培训班,时间30天,学员35人。设机电维修培训班,时间45天,学员16人。设裁缝技术培训班,时间60天,学员56人。1985年由县民委组织在宁德地区农校举办回乡知识青年农技培训班,时间30天,学员35人。1986年县民委与县政协工商工作组在坂中、穆云、康厝3个畲族乡举办裁缝技术培训班,3期,每期30天,学员共173人;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3期,每期30天,学员153人;钩帽技术培训班,2期,每期30天,学员68人;新法接生培训班,1期,时间30天,学员32人;机电培训班,1期,时间13天;1987年设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时间30天,学员107人;设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时间30天,学员50人;设乡村医生培训班,时间60天,学员25人;设乡村兽医培训班,时间60天,学员30人。1988年培训乡村实用技术人员100人次。1989年县民委与县政协,县工商联联合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期,学员103人。1990年宁德地区卫生学校代培医士,时间2年,学员24人。1991年设裁缝技术培训班,时间30天,人员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