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畲族山区峰峦起伏、地势地貌复杂,水热条件好,中草药资源丰富。畲族地区的药源分为3个区域。
西部、北部是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带,31.81%的畲族自然村位于区内。这里发育着红壤、红黄壤、黄壤。主要植被为灌木、蕨类、藤本和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森林郁闭度较大,分布在该地带的药用植物主要为耐寒品种,如:乌饭、蜘蛛抱蛋、胡枝子、五加皮、黄连、玉竹、阴地蕨、淫羊藿、鹿含草、丹参、仙茅、草乌、杜衡、龙胆草、蛇足石松、复盆子、金线莲、银线莲、独活、七叶一枝花、雪里开、天南星、石菖蒲等。
东部为海拔500—800米的低山地带,18.07%的畲族自然村位于此区。区内土壤以红壤为主,红黄壤为次,森林植被为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狗脊、金银花、钩藤、败酱草、乌梅、黄精、骨碎补、滴水珠、常山、闽浙藜芦、土茯苓、大血藤、贯众、鱼腥草、银杏、三尖杉、厚朴、十大功劳、太子参、茯苓等植物药林和蕲蛇、穿山甲、乌梢蛇、剌猬皮、鳖、龟等动物药材。
中部、南部是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50.12%的畲族自然村位于本区。区内土壤为红壤,原植被多已破坏,主要植被为人工马尾松、杉木林及小叶赤楠、黄瑞木。林下、林缘荒地分布钩藤、海金砂、粉防巳、香附、金银花、肉桂、山药、仙鹤草、淡竹叶、山姜子、黄栀子、半夏、天冬、青蒿、艾叶、百合、青箱子、篇蓄等药材。
福安畲族多居住山区。山区交通不便、卫生医疗条件差,畲族人民为了种族的繁衍、自身的健康生存,他们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长期防疾治病和实践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了一些药物的性味功能及主要作用,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居住地域常见疾病防治的用药特点。
畲族常用药如下:
卷柏(俗名“铁拳头”)。性味辛、平。功能活血通经。治经闭疼痛、微瘕痞块、跌打损伤等。
盐肤木。分布疏林灌丛。酸、咸、凉。祛风、化湿、消肿、软坚。治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水肿、风湿庳痛。
野漆树。分布于全县疏林灌丛。涩、温。祛瘀止血、活血、强筋。治咳血、吐血、腰痛及胸部受伤等。
乌饭。广布中山到平原草坡、山地、灌丛。散瘀、消肿止痛。治牙痛、手足跌打损伤红肿等。
苦苣苔(俗名“一面罗”)。产于白云山溪间石崖阴湿处。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败酱草。广布于丘陵低山地,山坡草丛。苦、平。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
美丽胡枝子。产于山坡草丛林下。苦、平。清热凉血、利尿通淋。治小便不利等。
徐长卿(俗名“天竹根”)。产于山区中低山地山沟、湿地。辛、温、无毒。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疼痛等。
山白前(俗名“老翁须”)。零星分布于农地、沟边、路旁。舒筋活络、祛风湿。
肖草解。广布山坡密林、路边杂木林中,微甘、平。清热利湿、壮筋骨。治腹泻、腰膝庳痛、小便浑浊、月经不调等。
盘龙参。产于山区中低山山坡林下。甘、苦、平。益阴清热,润肺止咳。治病后虚弱、阴虚内热、咳嗽吐血等。
土当归。分布于中低山地灌丛林缘。辛、温。除风和血、发汗镇痛、利尿消肿、疏风补虚。治偏头痛、闪拗手足等。
蛇莓。广布路旁。甘、苦、寒、有毒。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热病、惊间、咳嗽、吐血、痢疾等。
地稔。广布于山坡湿地。甘微涩、凉。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痈肿疔疮。
大青。零星分布于山坡、路旁、林边、灌丛。苦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乙脑、流脑、感冒高热、头痛、肠炎、痢疾、黄疽、齿痛等。
堇菜。分布于草坡田间溪河边。苦辛、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蛾子、刀伤、无名肿毒等。
铁苋菜(俗名“玉碗捧珍珠”)。广布于田野路旁。苦涩、平。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血吐血、便血等。
继木。广布于灌丛丘陵。微苦涩、平。健脾化湿、通经活络。治腹痛泄泻、肢节酸痛跌打吐血等。
路路通(俗名“槟树子”)。枫香树果序,广布于林中、路旁。苦、平。祛风活络、利水通经。治关节庳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火炭母。广布于山坡林下湿地。酸、甘、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疼等。
水蜈蚣。广布于田埂、河边。辛、平。散风、解热、利尿、去瘀、消肿止痛。治外感风寒、寒热头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等。
八角莲(俗名“八角金盘”)。产于白云山等地林下阴湿处或栽培。苦、辛、平。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痰消肿、治痈肿疗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蕺菜(俗名“鱼腥草”、“臭摄”)。分布山坡湿地。辛、微寒。清热解毒、消痛排脓、利尿消肿。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山鸡椒(俗名“臭籽”)。广布山区疏林、灌丛向阳地。辛、温。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胃寒吐逆、脘腹冷痛、寒湿、小便浑浊。
积雪草(俗名“乞食碗”)。苦、辛、寒。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湿热黄疽、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等。
金毛耳草(俗名“过路蜈蚣”)。广布于各地草地、路旁、林缘。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降气通络。
七叶莲。少量分布于阔叶林下或栽培。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治胃痛、阑尾炎、扁桃体炎。
附录:
和安境内药物名半夏乳香百合土茯苓葛根山王后土麦冬金银花金腰带何首乌土牛膝益母草铜告杯天门冬土木香石菖蒲铁钓笑天青地白穿山龙金绵藤蝉退铁告杯薄荷紫苏
载于清道光二十七(1847)年修和庵(坂中和安)“钟谱”《物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