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存权利
清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民国时期,畲族生活艰辛,如《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载,畲民“政治上除受封建地主压迫外,还有大汉族主义的歧视。”①畲族人民中流传五怕:“一怕抓丁、二怕派夫、三怕苛税、四怕逼租、五怕辱骂。”②“特别是1934年土地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对革命的畲、汉两族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和严密的防范,在福安境内普遍建立保甲制度,发良民证,具连坐切结。当时的保长一般由汉族地主担任,也有少数畲族地主、富农担任的。国民党反动派通过保甲制度向畲民派粮、派款、派捐税、抓壮丁。捐税有壮丁费、房屋捐、电杆费、保甲费、区丁费等”③。
福安俗谚:“天下最小,剃头、扛轿、吹鼓手。”民国时期在福安城内担当理发匠、轿夫和吹鼓手等三种职业者多为畲民,尤以轿夫和吹鼓手任者更多。他们在城关谋业处境艰难。如民国二十九年(1930)6月26日城关四家轿店钟连锦、蓝树禄、吴清弟、雷蓝昭联名给县长高诚学的报告呈文中叙述:“窃民等皆系山乡畲民,计在本城关开张有轿夫店四所,所有轿子皆系由民亲身与同业等,自抬得些工值以唯自己与家属人等之一线生命,讵本年份百凡用品价格飞涨异常,不得已乃将向来所定每轿抬十里二人共合工值八角之款稍提高为一元五角,以之抵制衣食尚不敷所出,但民等皆系赤贫,无力改图别业,仍不得茹苦含辛以资苦度。讵近来钧府所属各机关如各乡镇茶业处所、本县保安队常备队、警察局韩坂镇公所等人员无论公私事件出发,动辄籍派差为题任意勒雇。每十里仅给从前所定工价八角,自己雇用犹有不足,甚复以工价低廉之故弓其亲友等纷至沓来,应付不暇,致民间雇轿每有不及时,稍一不遂即横施殴责,困苦难以言状。……此外又查民等各家皆无隔宿之粮,而本城米商等对于民等轿店食米亦拒不给买。”上述国民党政府军警人员的敲榨与城内米商的拒卖可知畲民轿夫在城内谋业的困境。
畲民进城人身安全不得保障,如民国二十六年雷一声修月斗村雷谱载:月斗雷氏“兆赐,乳名佛赐,字毓达,行亲五。公于民国丙寅十五年十月遭周荫人溃军过境拉夫在城,被拉无归,传闻病死浙江温州,因载目后,以志劫焉。”
住在山村的畲民也受歧视。他们住在深山无山权,许多畲民的祖屋没有石制柱础,仅用木制柱础,以示建房地基不属自家所有,如甘棠田螺园、老蛇岗、下白石秦坎等村祖屋都是木制柱础。畲族进入深山开垦荒地植树造林,山场时常被汉族地主占用。上述现象一直沿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农村土地改革之前。1952年4月福安县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全县8711户畲村农户分到土地房屋,畲民有了永久居住权与土地使用权。
1953年6月1日福安县成立选举委员会,1954年4月福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福安畲族作为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参加全县的第一次普选。全县畲族选民9225户31181人,其中男性17955人,女性13226人。详见下表;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八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1952年10月仙岩乡畲族农民雷霖其作为华东区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北京国庆观礼团,他是福建省第一次晋京参加国庆观礼的畲族代表。回到南方,他在浙江杭州和福州福建省政府大院作报告,谈晋京情况。1954年白岩下村畲族妇女吴脓妹为晋京国庆观礼代表,1957年8月全国畲族首次组成专团赴京参加国庆观礼,代表来自闽、浙、粤、赣四省,共32人,其中福安2人即雷全妹、钟成秀,雷全妹任副团长。1959年福安孟洋公社社长雷瑞华晋京参加北京国庆观礼。1960年9月13日福建省民族参观团赴京参加国庆观礼,雷霖其任副团长,福安畲族代表7人,甘棠洋岙钟老英、溪潭马山雷细弟、坂中和安钟金凤(女)、康厝金斗洋雷森春、社口竹兰下雷伏龙、下白石半岭雷石顺、城关镇邱梅清(女)。另3人为晋京国庆观礼代表,即溪尾林洋村雷阿桂、溪柄碧后村钟成椿、康厝金斗洋村蓝淑妹(女)。1961年松罗后洋村钟良富为晋京国庆观礼畲族代表。1963年国庆前夕,福建、浙江组成少数民族观礼团,团长是福安县副县长雷锦灼,全团42人,福建省21人,福安畲族代表2人。该团于9月23日自福州出发,27日到达北京,在京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国庆招待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参观了北京名胜古迹与现代建筑,访问了北京毛纺厂、市郊四季青、红星人民公社,又到唐山、遵化、天津、上海、杭州等地参观。11月13日返回福州,参观林祥谦烈士陵园和玻璃厂。15日省委第一书记叶飞等党政领导人接见全团代表,并与代表共进晚餐。1964年甘棠山岭畲族公社团支书钟燕金为晋京国庆观礼代表。同年,省民政厅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到福州、厦门、连江、福清、古田等市县参观。该参观团中福安代表6人。1966年康厝红坪大队女社员钟莲妹和溪柄西岭后洋大队钟七弟为晋京国庆观礼的畲族代表。1969年坂中乡林岭村蓝团姿(女)为晋京国庆观礼代表。1978年县革委会副主任雷瑞华为晋京国庆观礼代表。1984年松罗乡后洋村党支书钟成洋为晋京国庆观礼代表。
第二节 区划管理
清光绪十年(1884)版《福安县志》刊“各都畲民村居”182个,这是今藏官修志书中首次对福安畲村的披露。
民国31年(1942)福安设32乡385保,其中以畲族聚居地设保的8处,占2.07%,分别是实验乡吴厝下保、廉岭保、仙岭洋保,王松洋乡龙潭面保,桥溪乡燕坑保,溪潭乡马山保,山溪乡林洋保,蓬山乡井口保等。
民国35年(1946)福安设12乡镇173保,其中以畲族聚居地设保4处,占2.31%。分别是山溪乡林洋保,石门乡茶洋保,穆阳镇溪亭保,蓬山乡井口保。
1949年以后随着社会政治建设的发展,陆续设立以农村畲族人口为主体的基层行政区域。
1949年各区畲族聚居地的行政区域:
第一区 仙坂 廉江
第四区 溪亭 中藻 凤梧 下蓬 许井 渡头 燕洋
第五区 岳田
第七区 林洋
上述11乡占全县146乡的7.53%。
1954年各区畲族聚居地的行政区域:
第四区(穆阳)渡头 下逢 凤洋 溪亭 金梧 蟾溪
第六区(甘棠) 双留
第八区(溪潭) 蓝田
第十一区(湖坂)仙岩 廉岭 许洋 井口
上述12乡占全县172个乡的6.98%,其中凤洋、蓝田、仙岩、廉岭等4乡的畲族人口占90%以上。
1960年各公社畲族聚居地的行政区域:
城郊公社 日宅 林岭 许洋 井口 和安 仙岩 月坪
上白石公社 南山头
社口公社 利岔 坑里坑 上山 山里 谢岭下
穆阳公社 南洋 洋坪 凤洋 金斗洋 燕洋 蟾溪
溪潭公社 马山 蓝田 南山
甘棠公社 春雷云 何厝 山岭 过洋 小岭
溪柄公社 采花
孟洋公社 茶洋 山界 王加棣
上述31个大队占全县338个大队的9.17%,其中日宅、林岭、和安、仙岩、坑里坑、谢岭下、洋坪、凤洋、金斗洋、蓝田、南山、春雷云、山岭、小岭等14个大队的畲族人口占90%以上。
1975年各公社畲族聚居地的行政区域:
城郊公社铁湖 白坑茶洋
坂中公社 和安 岩林 许坪 井口
上白石公社 南山头
潭头公社 柘头
社口公社 坑里坑 半山 上山 利岔 山里
穆阳公社 溪亭 中沃 王楼 燕洋 南山 蟾溪
康厝公社 南洋 红坪 东山 金潭 凤洋
溪潭公社 马山 仙石 蓝田
甘棠公社 坑门里 何厝 山头庄 岭尾 过洋
下白石公社 通湾洋
湾坞公社 梅洋
溪尾公社 林洋
松罗公社 茶洋 王隶
溪柄公社 长洋 东〓
上述40个大队占全县300个大队的13.33%,其中16个大队畲族人口占90%以上。
1990年以畲族人口占60%左右的村委会78个,占全市449个村委会的17.37%。
第三节 参政议政
1933年8月,福安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即福安革命委员会。并逐渐建立区苏维埃政府,至1934年2月全县先后建立19个区苏维埃政府,其中下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雷富弟。同年4月,福(安)霞(浦)边区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政府肃反委员钟耳弟。1935年8月在福安、周墩(今周宁)交界地的竹洲山畲族山区成立宁(德)寿(宁)边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钟日柱,金斗洋、八斗等是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上述情况表明土地革命时期畲族革命者直接参与了工农红色政权的建设。
据福安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计,福安老区(苏维埃政府)基点村213个,其中畲村55个,占25.82%,村名如下:
城阳乡:楮坪 茶洋 葛藤坑 洋岗头 官洋岗 粗坑 老鼠朝仓 长潭 纸坪 维岭 茶坑 前洋
上白石镇:聚仙岗
甘棠镇:如蓝 油西坑 白云庵 田螺园 老蛇岗 杨梅洞 洋溪里 山头庄 笊篱壑 石壁头 䉪村 刘洋 小岭
溪潭乡:马山 大山下 济里 七埞 瓜溪
赛歧镇:罗里坑 牛坑 丹里 鳌峰
松罗乡:古老厝 横牛 孟尾 苍头下
潭头乡:鹅山 垄头 祠堂前
穆云乡:上竹洲 下竹洲 三湾 十二泡 屏中山 曲坑石厝下
康厝乡:凤洋
下白石:松〓下
溪柄镇:采花桥 白梅岭 东山 上金竹坪
1949年7月23日福安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0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县人民政府。12月13日至17日,福安县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主席团成员13人,其中畲族1人,蓝伏妹(女),会议选举产生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19人,其中畲族1人,蓝伏妹。
首届各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畲族代表人数统计表如下:
1951年11月2至7日,福安县第一届第六次各界人代会召开。会议改选产生第一届各界人代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33人,其中畲族1人,蓝伏妹。
1952年7月31日至8月6日,福安县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主席团成员28人,其中畲族2人,蓝宗成,蓝清德,占7.14%。会议选举产生了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27名,其中畲族2名,钟细弟、钟得勤,占7.14%,会议选举产生福安县县长、副县长2名,人民政府委员25名,其中畲族2人,钟细弟、钟德勤,占8%。
第二届各次各界人代会畲族代表人数统计表如下:
1954年4月10日至16日,福安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266人,其中畲族28人,占10.53%,女性7人,占畲族代表数25%。会议主席团成员27人,其中畲族1名,吴脓妹(女)。会议选举产生县长、副县长2名,县第一届人民政府委员27人,其中畲族1名,蓝廷宝。1955年11月福安县人民政府改为福安县人民委员会。11月20至21日召开县人大一届五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副县长3人,其中畲族1人,雷锦灼。
1956年12月24至27日福安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318人,其中畲族33人,占10.38%。雷锦灼任大会选举委员会主席,会议选举产生福安县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21名,县长、副县长5人,雷锦灼任副县长。
1958年5月25至28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320人,其中畲族33人,占10.31%。会议选举产生福安县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22人,其中畲族1人,雷全妹(女)。选举产生县长、副县长4人,雷锦灼任副县长(1959年2月任命)。选举产生出席省第二届人大代表6人,其中畲族1人,雷全妹。这年乡(镇)三届人大代表3515人中畲族代表408人,占11.61%,人委委员1509人中畲族委员189人,占12.52%。
1962年9月19至23日,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241人,其中畲族26人,占10.79%。雷锦灼任第四届人委副县长。
1964年8月22至26日,第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324人,其中畲族47人,占14.51%。雷锦灼任大会秘书长、选举委员会主席兼办公室主任。选举产生第五届人委委员15人,其中畲族1人,雷全妹(女)。选举产生县长、副县长4人,雷锦灼任副县长。选举产生省第三届人大代表6人,畲族1人,雷全妹。
1968年4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闽北指挥部批准,成立了军、干、群代表“三结合”的福安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人委职能。并召开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县革委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常委11人,畲族雷瑞华于1975年6月至1976年10月任副主任。
1974年社口牛山湾村畲族妇女钟祖妃为全国四届人大代表。
1978年3月11至13日,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519人,其中畲族68人,占13.10%。大会主席团成员55人,雷瑞华、雷伏佺任副主席,会议选举产生县革委会委员33人,其中畲族1人,雷赛英。选举产生革委会主任、副主任11人,雷瑞华任副主任。
1980年12月15至18日,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451人,其中畲族66人,占14.63%。选举产生人大常委会委员13名,其中畲族2人,蓝团姿(女)、钟成福,占15.38%。主任、副主任5人,雷长梅(女)任副主任。选举产生县第八届人民政府正副县长6人,雷瑞华任县长。1983年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选举出席省六届人大代表7人,其中畲族1人,雷石轩。
1984年10月26至29日第九届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与会代表421人,其中畲族74人,占17.58%,其中女性24人,占畲族代表数的17.58%。大会主席团成员52人,其中畲族6人,蓝珠桃(女)、钟石茂、钟江明、钟奶明、雷长梅(女)、雷金祥,占11.54%,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12人,其中畲族1人,钟明森。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14人,其中畲族1人,钟石茂。选举产生正副主任7人,蓝珠桃任副主任。选举产生第七届人民政府正副县长5人,雷瑞华任县长。
1987年10月11至15日,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307人,其中畲族53人,占17.26%。其中女性16人,占畲族代表数的30.19%。大会选举产生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11人,其中畲族2人,钟石茂、蓝何美,占18.18%。选举产生正副主任6人,蓝珠桃任副主任。选举产生第十届人民政府正副县长5人,钟明森任县长。1988年4月9日坂中畲族乡仙岩畲族村妇女雷梅娇当选为全国七届人大代表。
1956年9月12至15日,根据《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章程》和《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召开政协福安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与会委员48人,其中畲族2人,雷锦灼、雷仙英(女),占4.17%。会议选举产生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1人,其中畲族1人,雷锦灼。同时,县政协设立秘书处作为日常办公机构,秘书处秘书长由县政协全体委员选举产生。副县长雷锦灼兼任秘书长。
1959年9月11至15日,政协福安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与会委员49人,其中畲族2人,雷锦灼、雷全妹,占4.08%。选举产生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1人,其中畲族2人,雷锦灼、雷全妹,占9.52%。雷锦灼任秘书处秘书长。
1964年8月21至27日,政协福安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委员47人,其中畲族2人,雷锦灼、雷全妹,占4.26%。会议选举产生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1人,其中畲族2人,雷锦灼、雷全妹,占9.52%。
1980年12月13至19日,政协福安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与会委员67名,其中畲族8人,雷伏佺、雷全妹、雷仙英、钟石祥、蓝兴发、钟成秀、钟声、钟逢连,占11.94%。会议主席团成员15人,其中畲族2人,雷伏佺、雷全妹,占13.33%,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21人,其中畲族2人,雷伏佺、雷全妹,占9.52%,正、副主席6人,雷伏佺任副主席兼秘书长。成立政协福安县第四届提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雷伏佺,副主任委员钟声。
1984年10月24至29日政协福安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与会委员102人,其中畲族11人,钟声、钟隆、钟成福、雷全妹、钟逢连、蓝仙英、蓝兴发、钟秀金、钟金姿、雷梅娇、钟石祥,占10.78%,会议主席团成员26人,其中畲族2人,钟声、雷全妹,占7.69%。会议选举产生常委27人,畲族2人,钟声、钟奶龙,占7.41%。
1987年10月11至15日,政协福安县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与会委员116人,其中畲族11人,雷伏勤,蓝兴发、蓝金松、钟成福、雷长梅、钟隐芳、钟奶龙、钟秀金、蓝仙英、钟金姿、雷梅娇,占9.48%,会议主席团成员22人,其中畲族1人,蓝金松。会议选举产生常委26人,其中畲族1人,蓝金松。蓝珠桃当选省政协五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