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小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史》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159
颗粒名称: 3.4 小结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1
页码: 14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主义思潮对畲族服饰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畲族服饰传承的情况。作者指出,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存在着激变、简化、稳进、采借、嫁接、消隐等类型。在传承情况上,浙南、闽东畲族聚居区相对较好地传承了畲族盛装的"本真"特征,而散居区如赣徽地区,则出现了传承"失真"和采借的情况。在穿着场合和功能上,日常穿着畲族服饰的情况逐渐减少,大部分畲族服饰被用于舞台艺术表演或旅游行业。在艺术特征上,畲族盛装服饰呈现出从简约自然、朴素清丽的风格向绚丽夺目、夸张奢华的风格转变,并且畲族常服逐渐消隐至完全汉化。在制作和工艺上,手工制作的服饰被工业生产所取代。在传播情况上,丽水式头饰和罗源式服饰较为流传和广泛认知。
关键词: 畲族 现代 畲族服饰 文化变迁

内容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存在激变、简化、稳进、采借、嫁接、消隐等类型。在传承情况上,浙南、闽东畲族聚居区畲族盛装“本真”传承较好,赣徽等散居区畲族盛装传承“失真”采借的情况比较严重;在穿着场合和功能上,畲族人日常穿着畲族服饰的情况越来越少,大部分畲族服饰被用于舞台艺术表演或旅游行业;在艺术特征上,各地畲族盛装服饰均呈现从原来的简约自然、朴素清丽的含蓄风格向绚丽夺目、夸张奢华的外放风格转化的倾向,而畲族常服悄然消隐至完全汉化;在制作和工艺上,原来手工制作的服饰面辅料和纺织染裁缝绣等手工艺均被工业生产所代替;在传播情况上,丽水式头饰以其辨识度高、制作简便的优势在现代流传范围颇广,其次是视觉辨识度较高的罗源式。
  以生态后现代的视角观照畲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可知,需要以有机整体观、内在和谐观和尊重关心生命共同体的文化对待畲族服饰传承,实现知识信息社会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双赢。在畲族服饰的当代发展中,需要对其艺术特征、工艺技巧、文化观念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改进。畲服传承的动机首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热爱,传承的首先是凝聚于畲服之上的美和生命力。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畲族服饰史》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研究在搜集整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畲族最主要的浙闽徽赣四省进行田野调查,亲身体验畲族服饰及其文化生态环境现状,从而使研究的空间范围覆盖占畲族人口90%以上的浙闽赣粤黔地区,研究的时间范围跨越古代近代直至现代逾千年历史时期,最终首次横较了浙闽徽黔粤赣六省不同地域14种畲族服饰形制特征与现状,纵览了整个畲族服饰变迁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