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单面性的男性精神——现代性的强权意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史》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157
颗粒名称: 3.3.2 单面性的男性精神——现代性的强权意识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3
页码: 140-142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自然论对畲族服饰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着重阐述了现代思潮对畲族服饰、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文章指出,机械自然观导致了对自然的“掠夺性的伦理观”和男性精神的片面膨胀,使得现代文化中表现出强权姿态,重契约轻习俗、重理性轻感性、重事实轻价值等理念。
关键词: 畲族 畲族服饰 强权意识

内容

机械自然论的后果,不仅导致人对自然的“掠夺性的伦理观”和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而且还导致人际关系上男性精神的片面性膨胀,“把世界的某些部分仅仅看作是全然缺乏内在价值和神圣性的客体”71]。有学者还指出,欧洲的父权制由于要建立的是非自然和非女性文明,其世界观的核心“是一种文化恐惧,即害怕自然和女性的创生能力如果不受文化父亲们的管辖,将会是混乱无序的、席卷一切的”[71]。
  这种单面性的男性精神也以强权的姿态,表现在现代文化所张扬的重契约轻习俗、重理性轻感性、重事实轻价值等理念中。调查中发现,目前畲服的重要需求之一来自畲族公众人物出席外事活动着装。即使服装设计制作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传承传统畲服及其文化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但现代畲服设计的真正决定权却往往并不在他们手中,而在于穿着畲服的公众人物本身。这些公众人物与主流汉文化接触较多,受其影响较大,这促使汉族审美意识和标准较深地渗透到畲服当中,促进了畲服的汉化。
  客观来讲,若拥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群能够身体力行,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产生的作用是积极的,但在弘扬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被施加权力的弱势群体的心理感受和接受意愿。调查显示,民族学校要求畲族和汉族学生在校或参与民族活动时要穿着畲服(图3-218)。但遗憾的是学生在畲族服饰和现代服饰的选择中,明显倾向现代服饰(图3-219)。可见强权所推动的服饰普及即使达到了表面上的繁荣,却难以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接纳和喜爱。
  对于畲族服饰文化在青少年这一代的传承,笔者在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向阳里村调查中的经历或可启发。村妇女主任雷兰钦女士为我们演示飞鸾盛装。在穿戴过程中,不时有村民过来观望。到穿戴妥当,围观的村民由衷地发出赞美“真好看!”可以看出畲民对传统畲服发自内心的喜爱。其中雷爱珠女儿的反应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她年龄在17岁左右,正在镇上读高中,当天周末放假在家。整个穿戴过程都是在雷爱珠家客厅完成,所以她的女儿一直知道我们在穿戴畲族传统服饰。开始时她显得漠不关心,一直在旁边的卧室看电视。当雷兰钦演示完毕,将畲服脱下让她穿上拍照时,她先是显得很不屑地说:“我才不穿这个呢!”后来终于在众人劝说下穿戴上,还主动找出自己的鞋子和裤子进行搭配,对畲服加入了她自己的审美与设计(图3-220)。最后立于镜头前的她,面若桃花,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笔者也好像从中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对畲族当代青年的感召和洗礼。
  传承畲族服饰文化的关键不仅仅是保留服饰本身,而是珍视畲族人民倾注其上的热爱和智慧。要弘扬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不能靠政治上的强压,也不能单纯凭经济上的扶持,而往往是需要发自内心地对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存有热爱尊重和进行平等的交流。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畲族服饰史》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研究在搜集整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畲族最主要的浙闽徽赣四省进行田野调查,亲身体验畲族服饰及其文化生态环境现状,从而使研究的空间范围覆盖占畲族人口90%以上的浙闽赣粤黔地区,研究的时间范围跨越古代近代直至现代逾千年历史时期,最终首次横较了浙闽徽黔粤赣六省不同地域14种畲族服饰形制特征与现状,纵览了整个畲族服饰变迁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