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史》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086
颗粒名称: (1)头饰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2
页码: 70-7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州平阳畲族妇女的头饰,以及苍南畲族妇女的传统头饰。图3-50展示了近现代温州平阳畲族妇女的凤冠,主要由竹筒、银片、珠链和头巾等部件组成。
关键词: 畲族 畲族服饰 平阳式 头饰

内容

如图3-50所示为近现代温州平阳畲族妇女凤冠,主体为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竹筒,外裹黑布。竹筒前部圆形横截面上饰山形银片,下坠12条白珠链至前额,珠链末端再坠倒山形银片;竹筒上方贴覆有一片宽约4厘米,长约8厘米银片,银片上衬层稍大的红布;竹筒下方压三层红白黑相间条纹的头巾,最上层为约10厘米宽、15厘米长的长方形,中层由两片覆盖至脑后的三角头巾组成,最下层的头巾最大,尾端渐宽,一直垂到后背,三层头巾都有约2厘米宽的红布包边;竹筒两侧各挂三串约40厘米长白珠链,珠链内间有黑色或红色珠;竹筒后部被斜削出鹅尾形,其上再向右上方斜插一根木棍,木棍末端附若干层布片,颇似扬起一个宽约5厘米长约15厘米的小“经幡”。也喜用如图3-51所示步摇钗钏,称“把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阳地区已鲜有日常着畲族头饰者,传世实物也鲜有面世。
  据2002年出版的苍南文史资料《畲族回族专辑》(第17辑)记载,苍南畲族妇女主要的传统头饰品,由笄栏、笄龙、笄管、笄牌、笄柱、笄绊、笄须、笄把、笄帕、笄披等系列部件组成一套完整的头饰,与前表2-2、图3-50相符。过去苍南地区畲族妇女通常是结婚后戴笄,直戴至入棺为止。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畲族服饰史》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研究在搜集整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畲族最主要的浙闽徽赣四省进行田野调查,亲身体验畲族服饰及其文化生态环境现状,从而使研究的空间范围覆盖占畲族人口90%以上的浙闽赣粤黔地区,研究的时间范围跨越古代近代直至现代逾千年历史时期,最终首次横较了浙闽徽黔粤赣六省不同地域14种畲族服饰形制特征与现状,纵览了整个畲族服饰变迁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