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八、结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880
颗粒名称:
八、结论
分类号:
F127.8
页数:
3
页码:
336-3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畲族文化繁荣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民族社会事业提升成效明显。对未来展望提出制定和落实“两个文件”,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推进“畲族文化总部”和“民族经济总部”建设,提升景宁经济内在竞争力。
关键词:
景宁畲族自治县
经济发展
结论
内容
(一)取得的成就
2014年是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回首30年,景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景宁的建设是在条件艰苦、基础薄弱、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展开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各族群众不懈努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据专门调查显示,自2005年景宁开始对畲族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抽样调查统计以来,畲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高于全县,收入差距从2006年的24.15%,缩小到2013年的9.20%。其中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9466元,年均增长12.9%,其中畲族农民人均纯收入是8588元,年均增长13%,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同时,畲族文化不断繁荣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全面继承和发展,畲族聚居区建设、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教育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画龙点睛。近年来,景宁不断挖掘提升民族生态休闲特色文化,全面优化鹤溪河景观带建设,将民族元素融入城市改造中,如今蕴含畲族文化的特色城市雏形初步显现。二是乡村特色畲寨建设璀璨夺目。景宁共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了23个“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开展了20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民族社会事业提升成效明显。近年来,景宁新建了民族小学,完成民族中学的迁建,实行民族教育券制度,累计发放资金430万元,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困难补助政策,并为考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发放奖学金,累计发放少数民族大学生奖励39.1万元;新医改政策实施后,对参加城乡医疗保险的少数民族群众实行个人缴费部分50%补助政策,共补助199.8万元,并对住院医疗自费超过4000元部分再给予12%的补助,共补助92.8万元。
民族特色文化演绎精彩纷呈。一是大力推进“畲族文化总部”建设,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畲族文化中心和畲族博物馆,完成民族风情街、鹤溪河廊桥、民族广场、孔庙、文化景观带等标志性建筑的修缮,启动环敕木山畲族风情度假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出版发行了《畲族历史与文化》、《景宁畲族语言简本》、《畲族民歌》等畲族文化丛书。大型畲族歌舞剧《千年山哈》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金奖等9个奖项。三是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基地,积极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了“2012首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大赛”。并建立了全国首个畲族文化数据库,抢救了畲族宗教、刺绣、医学等一批非物质遗产。
回顾这3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无论前进道路上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景宁畲汉人民始终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形成了“畲汉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二)对未来的展望
县庆30周年,标志着景宁民族工作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制定和落实好“两个文件”是关键。在今年的民族大会上,景宁提出要配套出台“两个文件”,即民族工作“新十条”和“民族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这是景宁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
据了解,2014年年初确定要召开“民族大会”以来,景宁畲族自治县统战部、民宗局等相关部门已经提前谋划,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深化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工作的若干意见》初稿(即“民族工作新十条”),经过了初步的小范围征求意见和修改,并在大会上进一步征求与会人员和社会各界意见。
“新十条”的具体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少数民族产业发展、加快少数民族人口集聚、改善少数民族生活条件、提升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强化少数民族社会保障、推进畲族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工作领导等十个方面。
发展民族经济是核心,而“两个总部”是新一届县委提出的发展民族经济的主载体,也是景宁着力构筑的民族经济“畲乡模式”。
一是要打造“畲族文化总部”,建设畲乡人民的精神家园。畲族文化是我们的一张“金名片”,是景宁独特魅力所在。景宁对畲族文化总部建设的当前五个重点分别是:出台《畲族文化总部规划》,使之成为引领畲族文化总部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深入推进中国畲族博物馆提升、《千年山哈》市场化运作工作;将畲族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民族特色商品、畲医畲药等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增强城乡建筑畲族文化气息。在旧城改造、新城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中,融入更多畲族文化元素;从衣、食、住、语言等领域系统挖掘研究畲族文化特色,今天会议要求大家穿畲族服装,下步还要逐步全面推广。这既是一道外人眼中独特的民族风景线,也是我们畲族同胞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体现。
二是打造民族经济总部,提升景宁经济内在竞争力。这些年,景宁在发展总部经济上做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则是继续发挥景宁独特的民贸政策优势,以外舍新区、丽景园等新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培育总部楼宇、民贸商业总部等新型业态,进一步扩大“总部经济”容量。
“两个共同”是景宁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一是加快增收步伐,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目前,景宁仍有4.7万名群众在5500元的低收入线上下徘徊,其中就有6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占12.6%,这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二是提炼民族精神,促进共同团结奋斗。要不断弘扬畲族人民勤劳勇敢忠诚的优良品质,提升畲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提炼和塑造新时期的畲乡精神。以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不断巩固和发展“畲汉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琳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景宁畲族自治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