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互动模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832
颗粒名称: 四、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互动模式
分类号: F592.757
页数: 4
页码: 283-286
摘要: 本文通过对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互动发展模式。该模式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对文化遗产进行分层保护,同时发挥文化变迁和文化保留、传承的双重作用,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还提出了实施这一模式的步骤,包括搜集整理、分离、保存等环节,以实现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福安市 畲族文化 文化保护

内容

(一)基本模式构建
  通过对福安畲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以及福安畲族文化旅游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构建出福安畲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互动的宏观发展模式。以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为核心,通过对福安畲族文化的分层开发、分层保护,分别发挥文化变迁和文化保留、传承两种不同的文化保护方式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通过旅游发展实现福安经济水平的可持续提高,最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福安旅游经济相协调的目标。这一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福安在发展畲族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旅游作为现代化实现的手段与区域内的畲族传统文化产生的相互抵触的影响,有效化解福安畲族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受到变迁与保存的矛盾,使福安旅游发展和畲族文化的保护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在互动中推动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见图2: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互动模式。)
  (二)模式构建步骤
  1.搜集整理
  对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搜集工作是发展福安畲族文化旅游的首要
  图2: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互动模式工作,只有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福安的畲族文化,才能够有的放矢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保护工作。福安市政府需要组织力量在福安搜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畲族文化特色。可以派出专门人员进畲村入户搜集整理、调查研究,同时在各个畲族乡镇发动民间艺人以及普通的老年人积极参加调研工作,提供宝贵线索。对于搜集到的第一手的资料还要加以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通过妥善的方式保存起来,以掌握最真实可靠的畲族文化资料。此外,对福安畲族文化的搜集整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遗漏的、新出现的福安畲族文化都应该及时加以整理和保存。
  2.分离
  对于搜集整理出的福安畲族传统文化中建筑、歌曲、手工艺等显性文化层面的部分和宗教、禁忌、神圣的仪式等隐性层面的部分加以区分,对不同层面的文化区别开发、区别保护。由于福安畲族文化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所以对畲族文化的显性层面和隐性层面难以有绝对的标准加以区分,在实践中只能依据原则进行具体分析。福安畲族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仪式、禁忌等文化因子是关系到畲族精神核心的隐性文化,应禁止游客参观,避免过分的商业化造成仪式的宗教内涵被弱化,并通过对这类仪式的尊重而发挥福安畲族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支持作用。例如福安畲村家族的祭祀仪式中包括祭祖、请祖、奏名传法、招兵等,在仪式过程中,举族动员,数村呼应,气势宏伟,氛围庄严,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显示,仪式表达了族人对氏族神灵的纪念与祈祷,具备较强的神秘性,像这类的隐性文化在福安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持慎入态度,避免较强的商业化行为。同时,一些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畲歌、畲族传统服饰、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文化因子,兼具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特征,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兼顾长远利益,分阶段分重点的开发,抓好精品建设。就目前来看,福安市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例如以溪塔村为突破口,依托溪塔村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浓郁的畲村风情,策划有吸引力、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让旅游者赏畲族歌舞表演、畲族婚俗、观畲乡风景、品畲家菜肴、参与畲族特色工艺品的制作,将其开发成畲族风情民俗村,使之成为福安市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精品和品牌,成为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先行者和试行点。在此基础上,以溪塔村为龙头,辐射带动福安市其他区域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从而形成独具福安特色的畲族文化旅游精品。另外,可以按照畲族传统价值观的要求对表演的形式、场地、地点进行规范。如可以利用畲族传统的凤凰装服饰、山歌、民间舞蹈、传统节日等显性文化资源开发成综合的畲族风情园项目,让游客深入的了解和接受畲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畲族风情园可以优先设立在可进入性较强的畲村(如穆云畲族乡),在园内可设立不同的展区来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畲族传统文化,采取动静结合的手段加以表现。对于历史遗产的文化用实物展示出来,对于现存的劳动场面及传统节日活动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文娱活动相结合,有机的把历史、民俗、歌舞、医药等场面结合起来,展示给游客,显现独特浓郁的福安本地特色的畲族风情。
  3.保存
  对于福安畲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表现在将其物质形态或使物质形态化地保存起来。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汇编手段,对相关文化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有关的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对于具有福安畲族传统特色和纪念意义的传统建筑要予以保留,定期检查,如有损坏也要依据“整旧如故”的原则进行科学的修复。对于濒临灭绝的福安畲族传统文化技艺既要以物质的方式记录下形式,又要保存其生命活力,通过保护促进传承,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如在对福安畲歌舞蹈的保护上,不仅要对老艺人的唱腔、唱段进行录像留存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曲艺的老艺人工作、生活条件加以改善,对其技艺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传承。由于畲族歌谱保存较少,很多是口传形式,那些年事较高的畲族民间歌手、畲族民间叙事诗演唱者一旦过世而未及时对其技艺进行整理和传承,那些口承文学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对福安畲族文化技艺的抢救、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4.福安畲族文化传承
  福安畲族文化传承包括两重内涵。首先,对于现有的福安畲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福安畲族文化要建立有效地传承机制,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社会力量支持或保障自然传承活动的实现,包括采取法律、技术、行政、财政等措施,建立传承人保障制度,促进特定遗产的传承。同时,通过教育途径将传承活动纳入其中,使其成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活动、社会知识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福安畲族文化传承还包括对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而现在已经濒临灭绝的畲族文化的复兴。可以根据历史留下的相关资料进行挖掘和复原,不仅可以通过高超的设计、复原手段开发成为具有旅游真实体验感的福安畲族文化旅游产品,也有利于对福安畲族文化更为深入的了解和福安传统文化的复兴。如畲族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畲族的语言具有超地域特点,上千年来古老而复杂的“山哈话”是畲族文化的精粹。一旦离开畲语,许多畲族文化就很难传承,特别是古畲语,有可能面临消失。针对畲语的濒危状态,抢救和保护畲族语言的工作已是时不我待。借鉴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做法,可以在畲族地区举办免费畲语培训班或在有条件的学校增加畲语教学,还可以以音像制品、多媒体等方式保存这些原汁原味的畲语资料,由懂畲语的老人利用多种形式向年轻一代教授畲语。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