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81
颗粒名称: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3
页码: 20-22
摘要: 本文对畲族服饰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浙闽地区、畲族、畲族服饰、凤凰装、凤凰冠、拦腰、彩带、绑腿和花鞋。畲族服饰是指畲族人民的传统服装、饰品及配件,其中凤凰装和凤凰冠是畲族女子传统服饰的代表。拦腰是指围裙,彩带是畲族的手工艺品,绑腿是与短裙搭配的一种装饰物,花鞋是畲族女鞋的一种特色。
关键词: 畲族服饰 研究方法 当代研究

内容

为避免混淆,首先对书中涉及畲族服饰的一些相关概念做如下界定:
  (一)浙闽地区
  本书中的浙闽地区是指浙江、福建两省,尤其指畲族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后聚居于两省交界处的闽东、浙南山区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密布。
  (二)畲族
  畲族是我国华东地区东南丘陵地带的少数民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畲族自公元7世纪初开始生息繁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至1956年12月,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单一少数民族,确定统一的族称为“畲族”。
  (三)畲族服饰
  意指畲族人民的民族传统服装、饰品及服饰配件,包括男子服饰及女子服饰。由于长期的畲汉杂居和文化交融,畲族男子服饰基本与汉族服饰相同,女子服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整套畲族女子服饰包含上衣(衫子)、下装(裤装、裙装)、拦腰(围裙)、绑腿、鞋子及头饰和其他饰品,它们共同构成了畲族传统服饰形象。由于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不同地区的服饰形象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及民族共性。
  (四)凤凰装
  畲族女子传统服饰的别称,传说是起源于畲族“始祖婆”三公主(高辛帝第三个女儿)的装束。相传三公主出生之时凤凰百鸟飞临,后成婚时,帝后娘娘赐她凤冠和凤衣,祝福她的生活像凤凰一样吉祥如意。三公主生下三男一女,并把女儿从小就打扮得像凤凰一样,当女儿长大出嫁时,美丽的凤凰从凤凰山衔来五彩的凤凰装,此后畲族遂以美丽的凤凰为本族人的图腾符号,凡本族人生下女儿,均赐予凤凰装束①,这种服饰又被称为“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成为习俗流传至今。浙闽两地的凤凰装式样均以青蓝色为底,饰以五彩花边、刺绣,但不同地区的具体式样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五)凤凰冠(髻)②
  畲族女子传统头饰的别称,亦简称为“凤冠”,其凤凰崇拜的来源与“凤凰装”相同,浙闽地区畲族女子凤凰冠有显著差异,浙江地区凤凰冠以细小珠饰连缀成串辅以银牌、银簪等装饰,婚后才开始每日搭配民族服饰佩戴,福建地区的凤凰冠则是新娘和入殓装束,平日以红绒绳和头发丝缕混合缠绕,并辅以银簪固定装饰形成凤凰髻,发髻的造型和红绒绳的缠绕方式也因地区差异略有不同。未婚女子和已婚女子的凤冠发髻不同,畲族女子的婚姻状况从冠髻上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
  (六)拦腰
  即围裙,很多畲族地区称为“合手巾”,初时不分男女,劳动时都围麻布拦腰,女子拦腰多有绣花和彩带装饰,系畲族女子传统服饰的配套服饰品,浙闽不同地区的畲族服饰中均配有围裙,与服装和头饰共同形成畲族女性服饰形象,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围上后起紧身和装饰作用。拦腰裙面多为蓝黑色长方形棉麻材质,腰头宽约二寸,多由红布或蓝布缝制,腰带多为畲族传统手织彩带,裙面上面的绣花装饰因地区不同存在差异,以福建罗源地区的围裙装饰最为华丽,四角拼绣大朵角隅纹样图案。
  (七)彩带
  彩带又叫“拦腰带”、“合手巾带”、“带子”、“字带”,是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还用作拦腰腰带、背篼带、裤带、刀鞘带等生活实用品,而且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和定亲回礼以及驱邪祝福的吉祥物。畲族妇女代代相传编织彩带,开始了一个民族延续千年的“人文接力”①。彩带是一种简单的经锦,纬纱固定后通过经纱的变化形成字符性几何图案,这些字符图案还具有相应的寓意。
  (八)绑腿
  浙闽地区的畲族传统服饰日常装中均有绑腿,一般与短裙搭配穿着。绑腿以一块梯形的白布或青蓝色布覆于小腿上,两端以细条带缠绕固定。有时亦可以手工彩带进行固定,以增强装饰性。
  (九)花鞋
  畲族男子所穿的鞋子与汉族男子相同,但传统女鞋则富有民族特色,多用彩色绣花装饰。福建罗源地区畲族女鞋俗称“单鼻鞋”。畲族花鞋的鞋面用黑色布缝制,鞋底布质(称千层底),鞋面为红线缝中脊,鞋头隆起,鞋头和边沿绣花,有的还配有红色短穗,制作工艺精致。早期均为手绣,现在新制作的花鞋都是机绣,图案多以龙凤、图案和以牡丹为代表的花卉图案为主。20世纪70年代末只有结婚时才穿花鞋,平时穿布鞋、解放鞋,80年代后青年妇女多穿皮鞋②,花鞋在生活中逐渐消失,仅在大型活动或节日的表演场合穿用。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畲族
相关专题
畲族服饰
相关专题
凤凰装
相关专题
凤凰冠(髻)
相关专题
拦腰
相关专题
彩带
相关专题
绑腿
相关专题
花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