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传承的困境与保护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15
颗粒名称: 一、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传承的困境与保护措施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
页码: 83-84
摘要: 畲族银器制作工艺面临困境与机遇并存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传统银饰制作技艺面临汉化加剧、从业人数减少和机械化生产大量引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畲族银饰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同时也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为传统银饰制作技艺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如何平衡“量”与“质”的关系是银饰从业者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制作工艺 汉化

内容

(一)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传承面临的困境
  同国内其他地区其他种类的民间传统工艺一样,在当下,畲族传统银饰制作技艺也正面临着时代交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国内、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碰撞的次数已经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相互学习、相互改进的空间大大拓展;另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近几年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发掘,不断出台新举措、新政策,扶持和鼓励传统民间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这些都为畲族传统银饰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也为个人的发展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发达的交通、迅捷的信息,带来了生活环境的巨大变革,畲族新生代的青年人有着和祖辈们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越来越少的畲族青年愿意选择制银这一耗时耗力的古老行当,导致从业人数不断减少。从这一方面来说,畲族传统银饰制造技艺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可总结为下面几条:
  1.畲族银饰汉化的加剧 严格意义上来说,畲族银饰的汉化其实自古以来都在进行,随着各民族交流的日益频繁,他们的审美趋向也在文化渗透的背景下日渐相同,畲族传统银饰,包括纹样与形制,越来越趋向汉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从业人数急剧减少 要掌握畲族银饰的制作技艺,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技巧学习与训练,除了掌握基本的平雕、浮雕、圆雕和镂空雕等技法外,还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与文化功底,学习周期一般为几年甚至十几年。在现代社会就业门路的拓宽导致越来越少的青年一辈选择银饰制作作为谋生的手艺,畲族银饰的制作工艺面临着严重的后继乏人的失传境地。
  3.机械化生产的大量引进 眼下,市场上对于白银与黄金饰品长期追捧,加上民众对白银饰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购买力,仅靠传统的手工制作的方法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已不大可能,因而在一些制银工厂,大量的机器和模式化的生产流水线被引进。这一方面确实能有效提高产量、满足需要、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另一方面,所生产出来的畲族银饰制品,其实只能算得上是“商品”,而非“艺术品”。在“量”与“质”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摆在畲族银饰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知识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分八章,内容包括:畲族服饰的审美意识、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变迁、畲族服饰的形制及其特性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