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银文化的影响及畲族用银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12
颗粒名称: 一、传统银文化的影响及畲族用银的历史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
页码: 80-81
摘要: 自古以来,银被认为是贵金属和财富的象征,与金、玉、黄金并列,受到人们的喜爱。银器的制作年代晚于金器,但银具有更高的普及程度和使用频率。明清时期,银饰受到更广泛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大户人家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畲族人自古就有使用银器的习惯,银饰成为畲族人审美的独特标识。畲族银文化蕴含着对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和对生活的乐观信念。畲族银器制作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如畲族姑娘出嫁时佩戴的传统“银凤冠”头饰,体现了畲族的凤凰情结。不同的银器和纹饰寄托了畲族群众的别样情怀,赋予了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民族文化 银凤冠

内容

自古以来银就被人们认为是贵金属,仅次于金,因此也就成为财富的象征,与美玉、黄金并称,受到世人的喜爱。金器的制作年代要远远早于银器,说明银的提炼比金要难得多。但是相较于黄金,银器具有更高的普及程度和使用频率。人们对银饰品的重视到了明清年间更甚,这一时期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在日常应用银饰,而人们对于白银的特殊情感也通过制银艺人们的精湛技艺融入了银制品之中。
  畲族人自古就有着使用银器的习惯。畲族人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银饰便是畲族人审美的独特标识体现,贯穿畲族人一生的所有重大节日或者仪式。畲族人与银饰、银器密不可分,畲族银文化蕴含着对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和对生活的乐观信念。正是这崇尚银器、世代传承的民族风情,赋予了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独特而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如畲族姑娘出嫁时佩戴的传统“银凤冠”头饰,便是这一工艺文化特征的极致体现。银凤冠寄寓了母亲对女儿今后生活的祝福,祈祷象征吉祥的凤凰能为女儿带来祥瑞与幸福。畲家女出嫁时必戴凤冠,以示吉祥如意,由此也形成了畲族“崇凤敬女”的特有习俗。银凤冠的制作,尽展畲族凤凰情结。传统银凤冠,以展翅凤凰为主体饰物,并配套有数十件小银饰,雕有双龙、蝴蝶、花木、鱼鸟等代表不同意义的图案,新娘微步、银饰相击、叮当作响,寓意“凤凰带仔又带孙”,家族人丁兴旺。展翅的凤凰口衔银环、下缀银鱼,则寓意子孙勤俭持家、年年有鱼、代代相传。不同的银器、不同的纹饰,寄托了畲族群众的别样情怀,也就赋予了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

知识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分八章,内容包括:畲族服饰的审美意识、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变迁、畲族服饰的形制及其特性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