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质以麻棉为主,丝草为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473
颗粒名称: 二、材质以麻棉为主,丝草为辅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1
页码: 41
摘要: 畲族服饰多采用麻、蚕丝等天然材质,这些材质透气性好、散湿速度快、不易被损坏,适合畲族人居住在潮湿环境中且生活于山林之间的生活方式。在纺织技术受限的时期,畲族人主要从汉人处购得棉织物,但随着经济发展,畲族服饰逐渐融入了更多现代化元素,面料种类更加多样化。畲族腰饰上大量使用蚕丝,而草鞋和木屐则是畲族人的传统鞋履。畲族首饰的材质丰富多样,包括银饰、铜饰和钱币等。这些服饰和首饰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审美价值,展现了畲族人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天然材质 纺织技术

内容

畲族服装最常采用的材质便是“麻”,麻类植物普遍具备透气性好、散湿速度快、吸湿能力强、清爽、不易被损坏、光泽度较好、弹性较小、容易出现褶皱、不易生霉等特点,因此是居住在潮湿环境中且生活于山林之间的畲族人的最佳选择。除此以外,麻类植物的生长速度普遍较快,而且,生存的条件限制较少,是获取过程较为简单的天然纤维。
  近代以前的畲族人一直受限于纺织技术,因此他们的棉织物大多数是从汉人处购得或者直接用物品交换得来的。其中多以平纹棉布以及斜纹劳动布为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畲族服饰逐渐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对棉麻类面料的种类要求更加多样化,同时,绒布以及涤棉混类纺等面料的使用也得到了开拓和发展。
  畲族腰饰上大量使用蚕丝,各地的手织围裙带几乎都会使用蚕丝制作,而罗源标志性的红条纹腰巾也是生丝织成。生丝硬挺而具有光泽感,当罗源妇女将红腰巾系于身后打结,红巾两端于身后以优美的弧度垂下,尾端流苏还盈盈颤动、丝光闪耀。
  畲族人最常穿的是草鞋,山林行走时随手可得的野草,只要坐下用双手双脚即可制作成鞋,非常方便。畲族人也穿木屐,在长方形木板上加两齿即成,走路铿锵作响、别有情趣。
  畲族首饰的材质更为丰富,金属方面最常见的为银饰,富者用金、贫者用铜。值得一提的是霞浦式服饰的扣子,与其他地区多用布带、布纽不同,霞浦式首饰喜用铜扣,且间有以钱币为之者。霞浦坎肩为传统男式对襟五颗扣设计,常在两扣之间装饰艳丽的适用的纹样刺绣,胸前以黑色布面上闪闪发亮的铜扣点缀上下,在视觉上形成丰富的装饰层次感。

知识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分八章,内容包括:畲族服饰的审美意识、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变迁、畲族服饰的形制及其特性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