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做岁、上灯与神诞祭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97
颗粒名称: 五、做岁、上灯与神诞祭祀
分类号: B933
页数: 4
页码: 450-453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八井村畲族的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以及围绕白马宫的公共活动。村民普遍崇拜田公元帅等神灵,并在家中设立神龛供奉。白马宫作为村庙,是村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供奉着白马大王等神灵。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的“做岁”和正月十一至十八的“上灯”活动,村民以分组为单位在白马宫致祭和聚餐。这些活动具有民间信仰的意味和烙印,并突显了地缘团结的重要性。村民在祭祀土地公的活动中,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有机会展示财富。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村民的精神需求,也展示了他们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实力。
关键词: 八井村 宗教信仰 祭祀

内容

因为全村性的祭祀活动多在白马宫内举行,带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与地方宗教信仰有割不断的联系。由于宗族性祠祭活动的消失、家族性墓祭活动的淡化及其他一些可能的集体活动的消失,就重大节庆而言,“做岁”、“上灯”及其他6个节日是村落活动得以开展的主要机会和场合。而这都只有围绕白马宫这一唯一的“公共领域”来进行,因而使这些村落活动具有了民间信仰的意味和烙印,祠堂的“血缘团结”与白马宫的“地缘团结”在八井村这样一个几乎百分之百的雷姓单姓村也许并不重要和明显,但相对于祠堂的破败,白马宫的顺利重修(而且由一个蓝姓的人首倡)和再修(2002年全村按人头无论什么姓氏每人20元),无疑说明了在今天的八井村,血缘与地缘的天平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八井村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和难以逆转的,从下面对围绕白马宫的公共活动我们会看得更清楚。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日,八井村的畲民会以分组为单位,由上一年度轮耕“岁田”的家户,从“岁田”的收成中支出约200斤稻谷卖掉,购置祭品到白马宫致祭,村民称此活动为“做岁”,晚上轮到祭祀的那组成员就在白马宫会餐,就餐者通常为家中的男性长者。“岁田”约有两亩,20世纪80年代初分田到户时专门划出来用于“做岁”,岁田都是山田,可耕种一季,亩产糯谷约300斤,杂交稻谷500多斤。每个村民小组分成2~3个分组,每组7~8户至10余户不等。每个分组的家户数实际上是不固定的,因为随着分组成员家庭的拆分,每组的户数也会相应增加。轮值户的确定,由抽签产生。前一年有喜事的村民,如盖房、娶媳妇、生育(无论男女)等,会在聚餐时专门来给大家散烟。
  每年正月十一至十八日村民们要做上灯仪式,他们以分组为单位,由轮值户出面,向其他家户每户收10到20元钱,作为祭祀和会餐的开支。过去则以生产队为单位分别组织,考虑生产队中户数众多,组织不易,现才改由在村民小组的范围内再分组进行。具体的时间安排是:第一村民小组,十一至十三日;第二村民小组,十四至十六日;第三村民小组,十七至十八日。日期有长短之别,主要是因为每个村民小组的户数不等。重要的是,“上灯”时各分组中的家户构成,与“做岁”时分组的家户构成并不相同。在一份年代大约为清代中后期的文档中,有“雷子英,九分正;辅登,应乙(壹)分五厘;辅和,应(壹)分五厘,拨元宵赛”的记录。我们据此初步判断,至少在清代期间,八井村畲族就曾有举办“元宵赛”的习俗,而这种“元宵赛”应该就是今天这种“上灯”活动。
  从表面来看,在这些活动中,家户之间的这种组合带有相当的随意性。但事实上,这种组合都遵循一定的地缘原则,只不过这种地缘原则被掩盖在村民小组的行政区分下。因为与其他行政村一样,八井村村民小组的划分,大体上也是以居住区域为标准的。民国时期这两项活动开展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构成原则。据村中老人说,民国时期的八井村已有“四境”之分,以对应着八井村四个大的居住区域。在举行“做岁”或“上灯”活动时,是以“境”作为单位的。那时,每一境也都有自己公共的“岁田”,境内实行轮值耕种,收成的一部分作为活动的开支。作为轮值户家庭经济收入的部分来源,那时的“岁田”得到村民的重视。而现在,“岁田”经常被抛荒,活动开支改由轮值户自己掏钱。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诞。八井村村民认为,土地公能保佑生产不受灾害,给村民带来财运,所以也叫他“财神”。在祭拜土地公及随后的会餐中,“做岁”或“上灯”活动中的分组原则均不起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村民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的对象通常为本族中的亲友,但也可以是外村的,人数以10~12人即1桌为限。所需经费由大家共同捐资,多少由各人自己决定,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一般会多出一些,不必平均。因此,这一仪式活动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提供了一次夸富的机会,而经济实力是获得和保持在村落中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每年的土地公圣诞,这种临时性组合都会出现好几个。我们发现这个活动可能出现的更晚近些,组合的随意性也更强;它已超出和打破了血缘宗族的限制,具有更强烈的地缘特征。除做岁、上灯这两次在新年期间举行的活动外,在白马宫举行的重大庆典活动还有6次。为了确保这6次活动都能举行,大家规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别负责:第一村民小组负责农历三月十三日的白马王圣诞和八月十三日左、右将爷生日的祭祀;第二村民小组负责五月五日端午节和十一月二十三日冬至的祭祀活动;第三村民小组负责二月二日土地公诞辰和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祭祀活动。在每个村民小组内,又各分成两个组,各负责一次活动。除土地爷诞辰日外,其他活动的参与者都很少,一般只有轮值户所在组的部分畲民参加。轮值户的产生通过抽签来完成,轮过的户就不用再参加抽签。
  据村民描述近几年的“做岁”和“上灯”活动中已有部分好事的年轻人,会在全村到处放鞭炮和烟火,似乎是有意识地在学周围汉族村落的“巡境”或者说是它的雏形吧,在与村民闲聊中,他们也会提起外村的抬神巡境,说这样会花太多的钱,不知当八井村的经济条件允许的时候,是否会在八井白马宫出现这种强化地缘团结与村落界限的活动与仪式。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