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酒酿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80
颗粒名称: 五、米酒酿制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2
页码: 412-4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畲民酿制米酒多在农历十月,用糯稻制作,传统酿酒方法包括浸泡、蒸煮、晾冷、发酵等步骤。
关键词: 八井畲村 传统手艺 米酒酿制

内容

畲族的谚语说:“无灰莫包麦,无酒莫请客。”过去与现在,八井村家家户户每年都要酿制几十斤糯米的米酒。有时为了办事,如某家的媳妇要坐月子,也会临时酿些米酒。酿米酒的时间多在农历十月,因为酿米酒所需要的、最好的糯谷是在冷水田中成长的单季糯稻,它的收成大约在十月,而且村民在过春节时也需要消费大量的酒,每年的酿酒最主要的就是应付这一需要,所以这种糯米酒多在农历十月里酿制,因此村民也称其为“十月酒”。在过去酿制时,先将新收的糯谷用谷砻去壳,再放入石臼中舂去糠皮,并用竹筛筛去糠、簸壳,或用手摇的风车将谷皮与糠扬净,使之成为糯米。现在则用碾米机碾糯谷。制作时,将30~40斤糯米洗净,浸泡半天或1天,使米粒泡涨后,放入大铁锅中,加入山泉或井水70斤左右,大火烧煮;煮之半熟后,捞起来放在蒸笼或饭甑中,将之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在簸箕中晾冷以后,再加入红色的酒曲3斤,搅拌均匀后放入酒坛中发酵;由于十月天气较凉,为使米酒加快发酵,酒坛外还须用阴燃的谷壳等焙烧;10多天后,就酿成了红色的米酒。这种红米酒味道醇香、浓烈、甘甜,性热。如果在蒸熟的糯米中加了酒曲后再加入大量的清水加以发酵,就成为红色的水酒。这种水酒清淡而寡味,过去村民长途跋涉去当挑夫或上山砍柴劳作时,常用竹筒制作的水筒装着它当作饮品,既可解渴,又可解乏。现在,村民多以啤酒取代之,已很少人再酿造这种水酒了,而米酒则仍然酿制。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