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井村对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50
颗粒名称: 二、八井村对歌
分类号: I277.257
页数: 6
页码: 367-3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畲族群众热爱唱歌,民歌内容丰富,包括叙事歌、小说歌、情歌、风俗歌等类型,曲调优美。八井村民歌基本涵盖这些类型。
关键词: 八井村 民俗 民歌

内容

(一)对歌的介绍
  对歌是八井村民自古以来接待来客的风俗,见村里有来宾,村民皆不约而至,唱山歌欢迎,尤其青年人特别活跃。唱歌会客仪式,先由主人唱有关欢迎客人到来的山歌,此称“开歌头”,“歌头”开过,便是你来我往的赛歌。赛歌忌只唱半夜,因此多唱到天亮方休。在八井村,赛歌不仅比歌唱的数量,而且也比歌的内容。赛歌时,一般唱流传山歌,也有不少是临场发挥,随编随唱。最有趣的是唱谜歌。先唱者唱谜面,而回唱者须答谜底,答不出谜底的,算为输歌。如主人输歌,客人便唱无肚才之类歌,嘲笑对方;若是客人输歌,主人亦唱同类歌嘲笑对方。年轻人赛歌尤为活泼,赢的一方用小竹枝打输的一方,或用锅底灰抹对方的脸,引发哄堂大笑,增加热闹气氛。
  八井畲族对歌的特点是:1.通常在正月、八月、十二月或休闲时对歌,而且,大多数是在晚上;2.本村的熟人之间一般不对歌,同性之间不对歌;3.对歌往往是年龄在大体相当的人之间进行,50多岁的男人是不能跟20岁的小女孩对歌的,这样要被别人笑话,甚至遭到谩骂;4.如果夫妻都喜欢唱歌,他们平时可以通过对歌来增进感情,但如果夫妻双方感情不好,妻子可能会唱到伤心处而流泪;5.对歌的声音,不管男女,都要用假声唱。
  (二)对歌的类型
  在八井村,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唱山歌了,过去村里常见的对歌有如下几类:寮里来客对歌、拦路对歌、“做表姐”对歌、做亲家伯对歌等。
  1.寮里来客对歌。过去在八井村,只要有本族客人到来,当晚必有一场庭院歌会。一般要唱“一夜歌”,如果双方都是好歌手,也有连续盘唱几天几夜的。来客如果是女的,村里组织男歌手对唱;来客如果是男的,村里则组织女歌手对歌。歌手分男左女右坐在大厅里,或在厢房里,女的坐床上,男的坐在凳子上,外围一般会有许多听众。对歌开始,主人方要先唱一些《开头礼歌》,比如“昨天烧火火好笑,今天客人到郎(娘)乡”之类相互见礼,互道礼貌的歌。客方才开始,客人首先要唱一些谦虚的礼歌,例如“从未学过什么歌,唱错之处莫见怪”之类的歌,还有《问候主人歌》,《问候前辈歌师傅歌》等。然后进入正式对歌阶段,一般是主唱一首,客唱一首的盘歌。有时双方为了试探对方的歌才,要唱一些一唱一答的谜语歌。下面即为一例:
  问:歌儿请教歌师傅,东京城陷哪一年,
  东京城陷哪个月,一一二二将我听?
  答:歌儿回还歌师傅,东京城陷丙寅年,
  八月十五中秋夜,亥时城陷见不到。
  (雷德明 口述)
  上半夜唱各种内容的短歌或相互挑逗取乐的歌,或者即兴编唱的活跃气氛的歌。子夜时分,主人家要拿出点心请客人,因此,歌手还要唱《半夜请点心歌》。下半夜则可盘唱历史小说歌。天亮时唱了《对歌透天光收台歌》后,一定要唱《送神》歌,以清场避邪。早饭后送客时唱《送娘》或《送郎》歌送别客人,最后唱《双双交手信》①。如果第二天双方感觉没有唱够,还可以继续。
  2.拦路对歌。别村来的畲族客人,路经八井村,歌手们就会在山路上拦路对歌,拦的必须是异性,可以单对单,也可以是多对多。这种盘歌多为男歌手先唱《双手拦娘讲歌言》、《唱个歌言放娘行》等,直言请对方盘歌。一般女方都要应答,唱《拦路阿歌听娘言》等歌,一般不得无礼拒绝,除非讲明自己不会唱歌。如果被拦歌手边唱边走,村里歌手一般知道另一方要赶路,他们可能会边盘歌边送上被拦歌手一程,或者盘到双方听不清对方声音为止,或者歌言相约何时进村盘个高低。如果双方歌手棋逢对手,可能就会盘到天黑,然后回到村里吃过晚饭,继续盘唱“一夜歌”。“拦路对歌”比较自由,开头多为互相问候、赞美认识、互探歌才,接着什么都可以盘唱。
  3.“做表姐”对歌。这是八井村畲族特有的对歌习俗,青年女子未结婚的称为“表姐”,结过婚的称为“表嫂”,她们的区别以发型来区别。青年女子定亲后,应在结婚前的一段日子里,到舅、姨、姑家做客,在要回去的前两天,姨姑村的表兄弟①一定要陪“表姐”唱一夜歌,也有唱两夜或三夜的。如果“表姐”唱不了一夜歌,也可以邀女友来代她盘唱。对歌时,由表兄弟起唱《今晡表弟贺表姐》、《表姐今年做新妇》等,表姐要唱《无事也要到娘乡》等对之。然后进入整夜盘唱,表兄弟一般会唱一些“赞扬表姐人才好,但想不到被别人先娶了去”之类的歌,表姐若是对夫家不是很满意,听了这种歌,可能会暗自流泪。然后表兄弟就会唱一些安慰歌。天亮后,表姐再唱一些“感谢亲戚”或“邀请今后到家做客”之类的歌,然后,表兄弟则唱“送别表姐歌”以送客。
  4.做亲家伯对歌。这是包括八井村在内的闽东特有的对歌习俗,它直接穿插在迎娶婚礼仪式的过程中。当男方家提前一天发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时,必选派一位熟悉迎亲礼俗、善于唱歌的人做亲家伯(即迎亲伯),随媒人带着“迎亲礼担”和其他人员前往女方家迎亲。八井村的亲家伯人选必须是与新郎同辈,但比新郎年龄大的人才行。亲家伯是男方家迎亲的全权代表。亲家伯未到之前,女方所在村的姑娘便开始组织和筹备迎亲。礼担一到,姑娘们便一拥而上接担,趁交接礼担的机会,把事先准备好的锅底灰抹到亲家伯的脸上,亲家伯必须早有防备,以免被抹着。晚上,开始赛歌,亲家伯如果赢了,就会受到众人的称赞;如果输歌,就会被罚学鸡叫、羊叫等,以增加喜庆气氛。因此,亲家伯必须准备几首比较难以答对的歌,必要时唱出来以解围。如:
  迎亲伯出难题歌
  唱:柳棋是柳棋,柳棋分权利奇奇,
  我在青山茅兜下,风打茅草斜吓斜。①
  对:柳棋是柳棋,柳棋分权利奇奇,
  我在青山茅兜下,老虎衔去一大背。
  (三)对歌的声音特色
  八井村畲族对歌的一大特色是不分男女,一律用假声演唱。这种假声以其恬静、纤嫩、清秀、古朴的特色,深深吸引着听众。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文珍曾说:“畲歌假声既不同于西北音乐文化区中的山曲、爬山调、信天游、花儿的假声那么凌峭、空旷;也不像西南音乐文化区的舞歌、苗歌的假声那么奔放、悠长;更有别于内蒙古大草原牧歌的假声的热情、疏野。它以其古朴的音响,顷刻之间便把我带入非常遥远的另一个世界。”
  八井畲族对歌采用假声演唱的一个原因是,畲族群众流行“一夜歌”的说法,不能盘唱一夜歌是当不了歌手,上不了歌场的。从这里可推知,畲族歌手对歌通常是在晚上,八井村的歌手也证实盘唱山歌的时间绝大多数是在晚上。夜晚,无论是在恬静的月光下对歌,还是在客厅柔和的灯光下盘唱,都需要一种与幽静的夜晚相称的音乐,这种音乐不是洪亮、奔放的真声,而理所当然是柔和、清秀、像小河流水一般的假声。这正是畲族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畲族对歌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