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怪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37
颗粒名称: 四、神怪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4
页码: 351-3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八井村后的碗窑里附近有一个深潭,人称之为师公潭。传说很久以前,南山下住着一户人家,主人有两个儿子,都是远近闻名的法师。白项龙(潭里的龙)想找达官贵人给取个名字,于是法师兄弟施展法术把白项龙降住。法师父母用铁线穿龙角,惹怒了白项龙,它把兄弟俩卷进潭里,变成两个大木头。后来村民把木头雕成两兄弟的雕像,供奉在碗窑里的一个庙里,这座庙因此被称为师公庙。
关键词: 八井村 民俗 民间故事

内容

(一)师公潭
  在八井村后的碗窑里附近有一个深潭,人称之为师公潭。据说很久以前,南山下住着一户人家,主人有两个儿子,都学了法术和道术,成了远近闻名的法师,当地人通常尊称法师为师公。
  师公潭里有一条龙,此龙开始是一条无名小龙,想找达官贵人给取个名字。有一次,罗源县知县路过潭边,看见该龙的脖颈为白色的,就叫了一声白项龙,白项龙由此而得名。
  据说白项龙整天闲着没有事情做,有一天,它打听到村里有两个法师,于是,打定主意与师公兄弟开个玩笑,试一下他们的法术。
  法师家看到当天天气晴朗,就在院子里晒稻谷,可刚刚铺上谷子,就没了太阳,过一会儿还下起了雨。主人家只好急着把稻谷收回家。可是,收好稻谷,雨就停了,云也不在了,太阳又出来了。于是,法师俩兄弟又把谷子扛出来晒,刚刚铺好,又来了乌云,下起了雨,这样反复了几次,法师兄弟俩觉得很奇怪,一定有什么妖孽在作怪,猛然想起了碗窑里潭里的白项龙,于是断定是龙妖在戏弄他们。
  法师决定施展法术把白项龙降住,他们带上法术工具去潭边做法事,并叮嘱父母,当听到放在家里龙角(一种道士使用的法器,吹时会发声)响起时,就用铜线往龙角里穿,这样铜线就会穿过白项龙的鼻子,把它降住。
  当龙角响起后,法师父母慌乱中,错拿成铁线往龙角里穿。据说铜线穿过龙角,龙不会感觉疼,而铁线穿,龙就会疼得厉害。因此,这一穿,惹怒了白项龙,它把兄弟俩卷进潭里,变成两个大木头。
  又过了一段时间,村里有一人去潭边钓鱼,发现潭上飘着两个大木头,就把木头弄到岸上,背回家劈开烧火。劈木头时,一斧砍下去,木头里面流出了鲜血。这位村民感到既吃惊又害怕,联想到南山下法师俩兄弟降龙未归,知道法师兄弟俩遇害了,木头是兄弟俩变的。
  村里人经过商量后,决定把木头雕成两兄弟的雕像,供奉在碗窑里的一个庙里,这座庙因此被称为师公庙。后来刮台风,师公庙被毁。也就是从那以后,碗窑里的师公潭因此而得名。
  (雷阿根、雷德明口述)
  (二)龙的脖子下为何会有一块白印
  你见过龙没有?龙的长脖子的咽喉地方有一块白印,你知不知道?那块白印实际上是被我们罗源法师的法印打出来的,所以法师的法印很厉害的喔!连龙王都害怕它。
  过去,我们这里如遇到像这样的大旱天,就要请法师到中房乡那里大山中的百丈龙潭向龙王求雨,因为那潭通着大海,里面住着一位龙王。有一年,老天一直不下雨,人们被旱情搞得受不了,所以就请歧头村那里的法师去百丈龙潭求雨。那法师到了龙潭后,用尽浑身解数,在那里走罡步、八卦步、念咒、做仪式,但他把全套的求雨仪式做完后,龙王还是不出来复命,也许是天气太热了,龙王也受不了,躲在深深的潭底凉快。这法师见仪式都做完了,雷令也发出去了,可是龙王还是久久不出来应答,他也急了,就口出一连串脏话,把龙王从头到脚和他家的十八代祖宗都乱骂一通,而且越骂越起劲,口沫四溅。龙王在潭底听见了骂它,最初还忍着、憋着,后来听得越来越不是滋味,就把头伸到龙潭外,想看一看,到底是哪个大胆的法师,敢在这里骂它。
  那法师正对着龙潭骂得起劲,突然看见一条龙从潭底冒出头,向他扑来,他吓了一跳,也急得手忙脚乱的,无意中他抓到坛桌上的法印,就拿着它,想用它来抵挡龙王的进攻。没想到他急中还是拿对了法宝。只见那法印突然射出一道刺眼的白光,直射龙王的喉咙,把龙王喉咙上的皮烫掉了一块,留下了一块印子大小的白印,所以这以后龙王的脖子上就有了这么一块法印大小的白印。 (雷可寿口述)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