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传统节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1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传统节日
分类号: K892.1
页数: 6
页码: 337-3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八井畲村,除了神灵的圣诞如农历正月十五陈奶娘生日、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三月十三白马王生日、九月初九林李奶娘生日等需祭祀过节外(详见第十四章宗教信仰),畲民认为真正算得上节日的只有春节、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节等,因为凡过节都需要“孝祖”。而现代的节日如元旦、三八节、五一节、国庆节等一般都不专门过节。
关键词: 八井村 传统节日 风俗习惯

内容

在八井畲村,除了神灵的圣诞如农历正月十五陈奶娘生日、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三月十三白马王生日、九月初九林李奶娘生日等需祭祀过节外(详见第十四章宗教信仰),畲民认为真正算得上节日的只有春节、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节等,因为凡过节都需要“孝祖”。而现代的节日如元旦、三八节、五一节、国庆节等一般都不专门过节。
  一、春节
  春节,畲族又称“过年”或“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年腊月二十四或在祭灶送神后,八井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忙于“扫堂”,打扫屋子内外和庭院,缝制或购买新衣,置办鸡、鱼、肉、菜、对联、灶王爷神像等年货,杀鸡宰鸭,做糯米糍、粿、年糕(白米糍)等,准备过年。年关之际,亲戚朋友之间互赠年货,女婿要向岳父母家、徒弟要向师傅赠送年货,如烟酒等。大年三十,各家都要贴春联,不论是新家或老屋大门或是房门需要贴上春联与福方斗,甚至猪栏、牛栏也需贴上“六畜兴旺”之类的春联。外出的家人要赶回来,合家团圆,用公鸡、猪肉、年糕、红米酒祭神祭祖后,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除夕”夜,年饭非常丰富,主要有鸡、鸭、鱼、猪肉、太平蛋、年糕、自己酿制的红米酒等,但不吃蔬菜。其中鱼、太平蛋、年糕是一定要有的,因为它们代表着“年年有余”、“合家太平”、“年年高升”的意义。晚饭后,大人给16岁以下的孩子和老人压岁钱,燃放鞭炮、礼花热闹一番。在年三十晚上,主妇要把水缸和水桶装满清水,准备好大年初一用的一切食品。因为大年初一清晨,不能从自来水龙头接水用,只能用大年三十晚贮存的水;也不能烧火。准备好后,还得摆上一些供品“孝敬”祖先,房主人“守岁”至年岁交更之时。
  初一凌晨,各家各户的家长都起得很早“开正”、“接年”,打开大门,点燃香火,将其分别插在自家大门外、大门两侧、正厅祖宗灵位和炉灶上,祭拜天地神、门神、家神、祖先和灶神。燃放鞭炮,争先迎接财神,以图吉利。初一早晨6点,村里每家派一个人,一般是家中的男主人带上香、纸钱、纸元宝等到位于村口的白马宫敬香拜神。初一早饭是素食,吃米饭、青菜、白菜、豆腐等食品。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丰富的晚餐,庆祝“年”这个关口过了。
  初二,各家各户要给村里满50岁、60岁、70岁、80岁等满整岁的老人送一碗面、两个鸡蛋和一个鸡腿。正月初四,家家户户打扫清洁卫生,并将垃圾扫到户外燃烧,俗称“送秽”。这天村里人要做一桌好菜,晚餐时家人在一起吃。初五早晨“接神”,要给家中的门神、地方神、祖先牌位和灶神分别点香、烧金元宝,祭拜祖先和各种神灵,把腊月二十四祭灶时送走的神灵接回来。正月十一到十五日,畲民分组在白马宫中举行俗称“上灯”的祭祀与聚会。到十五那天元宵节,家家户户煮汤圆吃,不过,现在的汤圆都是到县城超市上买回来的速冻汤圆,畲民已不愿自己做了。晚上,家家点香烧元宝、放鞭炮,结束过年,有的小孩也买些元宵灯来玩。
  二、三月三
  20世纪80年代以前,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八井村里的媳妇都要回娘家,带上肉类、面条等食物孝敬父母。娘家要回送给出嫁的女儿棕衣、斗笠等物品。但近来,以上的习俗已逐渐消失。现今的农历三月初三,罗源县民宗委都会在霍口畲族自治乡举办三月三艺术节,主要是对唱畲族山歌。八井畲村除了会唱歌的人被邀请去参加外,也有不少人跑去看热闹。
  三、清明节
  每年的4月5日清明节前后,八井村各家都要带上锄头、扫帚等到自己父母亲、祖父母的坟墓上去扫墓。家族或小房支的长老们,也会组织人到家族的共祖或小房支的共祖的祖坟上去祭拜与扫墓。到了墓地上,先将墓周围的杂草、灌木等清除,祭台、墓埕等打扫干净,摆上猪肉、鱼、鸡等5碗荤菜供品,还有10个酒杯、10双筷于墓前,点上蜡烛,烧香祭祀祖先,待一炷香烧完后,在墓上压纸,烧元宝和纸钱,并放鞭炮结束整个祭祀。此外,八井畲民在白露时节还需要扫一次墓,把墓周围的杂草什么的再清理一次,并祭祀一下。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八井村各家大门口要插菖蒲、艾叶,避邪驱秽,福佑平安。初四要包粽子,包粽子要用山上摘的麻竹叶包。粽子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是三角形的,另一种是条形的。五月初五早上,吃完粽子后,给小孩带上香袋或长命缕,每户要派一人带上粽子和鲜花到位于村口的白马宫祭拜。据说五月初五是畲族“盘瓠忠勇王”神诞,当日近中午时,村民各家都要在家中的大厅,摆放一桌鸡、肉、鱼、酒、糕点、粽子、鲜花、面条等食品祭祀这位畲族的始祖。中午全家人一起吃祭过祖的饭菜。
  五、中元节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祖宗节”、“鬼节”,为畲族重要的祭祖节。八井畲民认为农历七月为鬼月,从七月初二开始,除了七月十五外,哪天都可以“孝敬祖先”,不一定非在七月十五那天做忌。
  2003年8月9日(农历七月十二日),八井村雷德明家举行祭祖仪式,当日下午他家备好鸡、鱼、肉、面条、糕点、酒等祭品,摆放在大厅里的八仙桌上,孝敬祖先。大约祭祀一炷香的时间,就开始烧纸做的元宝、印有衣裤、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用品的“鬼衣纸钱”和“兴旺发达天地银行有限公司”发行的一种印制精美的百元冥币,冥币上面写着“保佑后代,兴旺发达”。祭祖仪式完毕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将祭祖用过的食物做晚餐吃。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过去八井村里家家做米糕这种特色食品,拜神孝祖过节。外出者也要赶回来一起过团圆节。现在不做米糕了,改吃月饼。出嫁的女儿要给父母送月饼,村里的亲朋之间也会互相赠送月饼。在外工作或打工的青年人都赶回家过团圆节,也带回外地购买的月饼赠送给亲友。晚上一家人吃了丰盛的团圆饭后,再一起吃月饼、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七、冬节
  农历十月里的冬至,八井畲民称之为冬节。是日,家家制作圆子(汤圆),然后带着圆子和三牲等供品到白马宫祭祀神灵,在家里也用三牲与圆子等祭拜家中供奉的神灵和孝敬自家供奉的堂上历代祖先,并庆祝一年的丰收。
  八、祭灶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通常都是民间送神的日子。在八井村,送神称为“祭灶”。畲家人传说:灶公是在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的,故各家都要在这一天忙着祭灶公灶婆,若不祭祀供奉,就怕灶公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胡编乱奏,讲民间的坏话。另一说是:东乡的灶公爱赌钱,把库银都赌光了,到腊月二十五日上天回奏玉皇大帝的那日,交不出应交玉帝的一份岁贡银,正犯愁时,突然想到往年他上天奏帝时,每家每户都会送银钱给他。因他不在,银钱都被灶婆私藏起来,他分文得不到。这时,灶婆正在忙着洗箱洗柜,准备今年再收人们送给她的敬奉银子。灶君公就乘机寻找灶君婆的私藏银。寻到以后,就赶紧带着上天去见玉帝。玉帝验其银子后说“你镇东乡之地,收银入库,怎不验印。”灶君公这才晓得慌中出错,但他急中生智,将错就错的说“因东乡顽民拒不交银,在小神一再催赶下,才勉强收齐了这么一些,因时间来不及也就没有加上印鉴了”。再说灶君婆洗完箱柜后,才发现私藏的钱被爱赌钱的灶君公拿去做岁贡银交给玉皇大帝了。于是,她也赶紧上天去找灶公算账,在半途,碰到了正在返回的灶君公,两人大闹了一场。灶君公闹不过灶君婆,才把如何骗玉帝的话说了。灶君婆回到东乡的本灶上,还余怒未消,就将灶君公的原话说给畲家人听,畲家人怕灶君公在天上乱说一通,就提前一日同时给灶君公婆俩祭请,还在祭请中诵道:“好言好语上奏讲,恶言恶语休提起……”等恳求话。这以后,这种“祭灶”也就一直沿袭至今。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八井村,家家都要祭祀灶公、灶婆,并送神、送灶。若不祭祀供奉,怕灶公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乱奏人间的坏话。在祭灶时,各家都要把去年的灶公灶婆像或神位换掉,在灶旁的墙上新贴一张灶公灶婆的神像,并在灶旁摆放糖、水果、酒等物品,点香,烧元宝,燃放鞭炮,祭祀灶神。
  
  
  
  
  
  
  
  
  
  
  
  
  
  
  
  
  
  
  
  
  
  
  
  
  
  
  
  
  
  
  
  
  
  
  
  
  
  
  
  
  
  
  
  
  
  
  
  
  在陆生动物资源中,除了寡毛纲、蛛形纲、唇足纲、昆虫纲外,其余均为脊椎动物,其主要为哺乳纲、两栖纲、爬行纲和鸟纲的动物。
  (一)哺乳类动物
  据调查,八井村所在的小获溪流域的哺乳纲动物最多不超过19科34种,其中有的科只有一个品种,如鼹鼠、臭鼩、棕果蝠、大菊头蝠、大马蹄蝠、穿山甲、豪猪、棕鼯鼠、中华竹鼠、江猪、野猪等。有的科有两种,如蝙蝠科有暮蝠和鼠耳蝠,松鼠科有赤腹松鼠和花松鼠。有的科则有较多的品种,如灵猫科有九节猫、香狸、花面狸和石獾。鼬科的有黄鼠狼、水獭和猪獾。鼠科的有褐家鼠、黑家鼠、小家鼠、黄毛鼠。犬科的有豺犬、狗獾和草狐。猫科有山猫、荷叶豹和华南虎,但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华南虎的踪影了。
  (二)爬行与两栖类动物
  在八井村及小获溪流域,龟鳖类动物有甲鱼、绿团鱼、鹰嘴龟、草龟等;蛇类的有青竹蛇、蝮蛇、五步蛇、长吻海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黑眉锦蛇、乌风蛇、土蛇、水蛇、蟒蛇等。此外还有蹼趾壁虎和四脚蛇与蛇龙等。
  两栖类的蛙类,在小获溪流域主要有癞蛤蟆、黑眶蟾蜍、中国雨蛙、绿蛤蟆、斑腿树蛙、大树蛙、饰纹姬蛙、田鸡、虎纹蛙、刺胸蛙和草蛙等。
  (三)鸟类动物
  八井村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有不少鸟类,其中有些科只有一个品种,如禾花雀、白额燕鸥、家燕、鹪鹩、百灵鸟、蚶鸟、鹡鸰、白顶鸡、棕背伯劳、白头翁、啄木鸟、猴面鹰、水葫芦、鱼鹰等。有的科则有两种,如鹰科有老鹰和雀鹰。掠鸟科的有八哥和鹩哥。鹳科的黑鹳和白鹳。文鸟科的则有大山雀和看命鸟。翠鸟科的有红嘴啄鱼鸟和普通翠鸟。鸠鸽科的有山斑鸠、花斑鸠和珍珠鸠。有的科则有多种,如鸭科的有野鸭、大雁和鸳鸯。鸦科的有喜鹊、白颈鸦和大嘴乌鸦。鹟科的有粪池姑、溪吱喳和画眉、黄眉柳莺。鸱鸮科的有猫头鹰、领角鸮、短耳鸮和横纹小鸮。鹭科的有白鹭、长脚白鹭和苍鹭。雉科的有雉鸡、白雉鸡、银鸡、鸡头骨、鹧鸪、鹌鹑。秧鸡科的有蓝胸秧鸡、红胸秧鸡和白胸秧鸡。杜鹃科的有布谷鸟、四声杜鹃和噪鹃。过去,八井村民常狩猎比较大型的鸟类来改善生活。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