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生礼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生礼仪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7
页码: 312-3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人的一生有许多“关口”,如诞生、满月、周岁、成年、结婚、做寿、亡故等都是些重要的关口。这些关口标志着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又都是模糊与无序的,人们为了使其明确与有序,并向社会宣告某个人通过了其一生的某个关口,发生了身份和地位的转变,故常要举行一些仪式,以此向社会昭示,并由此重新建构起家庭或社会中的正常秩序,继续生活下去。这些有关人生关口的仪式,通常称为人生礼仪。八井畲民也同样有着许多传统的人生礼仪,有的方面还具有其特色。
关键词: 八井村 风俗习惯 礼节民俗

内容

人的一生有许多“关口”,如诞生、满月、周岁、成年、结婚、做寿、亡故等都是些重要的关口。这些关口标志着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又都是模糊与无序的,人们为了使其明确与有序,并向社会宣告某个人通过了其一生的某个关口,发生了身份和地位的转变,故常要举行一些仪式,以此向社会昭示,并由此重新建构起家庭或社会中的正常秩序,继续生活下去。这些有关人生关口的仪式,通常称为人生礼仪。八井畲民也同样有着许多传统的人生礼仪,有的方面还具有其特色。
  一、生育习俗
  八井畲村的妇女怀孕,俗称“大肚子”。怀孕妇女一般都得到家人的关照,不做重体力劳动。当地畲妇怀孕后有一个特别习俗,即在妊娠6~7个月后,每天只能吃两餐,不能吃晚餐。早餐大约在早晨6点左右吃,午餐在11点左右吃,而且多吃清淡的食品,如稀饭、蔬菜等。孕妇不吃晚餐的习惯,据村里的畲民说,这是为避免腹中的胎儿长得过大而导致难产。如村民雷月仙现怀孕8个月,她仍遵循当地畲族的传统习惯,每天仅吃早午两餐,不吃晚餐。我们做体质调查时,发现她吃的虽少,但身体仍是健康的,腹中的胎儿也发育正常。
  八井村畲族妇女在怀孕期间也仍有一些传统的禁忌需要遵守,如畲妇怀孕期间,其丈夫不能在他们的卧室中乱搬东西,也不能在卧室里钉东西,因为畲民认为,如果刚好碰到“时辰”,即碰到胎神正巧在那个位置,这就会惊动胎神,动了胎气,而对孩子不利。其次,也不能对着孕妇用剪刀剪东西,因为八井畲民认为,如果刚巧碰上所谓的“时辰”,剪刀就会将腹中胎儿的嘴剪成兔唇,孩子生下来就成了三瓣唇。此外,孕妇也不许去摸棺材、看死人和殡葬仪式;孕妇忌坐在门槛或布袋上,忌摘水果等。
  妇女生孩子时,是在家中由有经验的老年妇女接生,婴儿生下后,要用杉树叶和石菖蒲熬的热汤为婴儿洗浴。洗浴时,先为婴儿洗双眼“开天门”,接着洗鼻子“点龙鼻”,然后洗嘴巴“开龙嘴”,接着才从头洗到胸、上肢、臀部、下肢。洗完后,男婴用父亲的旧衣包裹,女婴用母亲的旧衣包裹。胎盘则放在陶罐中,埋在大树底下。如果是头胎,生下后,丈夫需备一壶酒、一些猪肉、面条、鸡蛋到岳父家报生,岳家回赠几只鸡和葱、醋,以象征“百子千孙”。生下来3天,要为婴儿“洗三旦”,由接生婆用石菖蒲热汤为婴儿洗浴,以清除秽气污浊。产家则备酒、煮蛋面,请接生婆、亲友、邻居吃,以示报喜,亲友、邻居则送鸡蛋等,以祝贺婴儿健康、正常成长。
  现在村里的孕妇都在县医院或松山镇卫生院生孩子,生了孩子得住几天医院,才回家中“坐月子”,所以,除了生了孩子要报喜外,有许多习俗都时过境迁了,如“洗三旦”改为返回家中的头天为孩子洗浴。八井畲妇“坐月子”大约为1个月,这期间不能出家门,卧室也关得密不透风,而且不能碰凉水,要用石菖蒲与杉树叶熬的热汤洗,以免受到风寒。吃的东西多为鸡、蛋、肉、红米酒、红糖、面条和米饭,忌吃蔬菜类等。八井畲民认为,红米酒炖鸡性热,可以补身体和下奶,以解决产妇产后的虚弱问题,也可以让产妇有奶喂婴儿。所以,一位产妇在“坐月子”期间,通常要吃掉几十只鸡。这大量的鸡,部分由夫家事先准备好,但大部分则是亲堂与亲戚在产妇坐月子期间送的。当女儿生下了孩子,她母亲就会马上给女儿家送来30~40斤鸡蛋、10多只鸡、面条和小孩的衣服等。而她的“外家头”如舅舅、阿姨、姑姑和村里同宗中同房支的“一家亲”也都会送鸡来,一般一家送一两只。送鸡到产妇家,要先将鸡放在大门外,人进去通报,主人点着火把出来,将鸡浑身“烘”过,消除邪气后,才能拿进屋子。
  二、满月、百日、周岁
  畲家婴儿出生,男婴满30天,女婴满29天称满月。婴儿满月一般要举行“落胎发”仪式,请剃头师傅为婴儿剃光胎发,此也象征婴儿可以出来见生人、见这个世界。婴儿的“外家头”如外婆、阿姨、舅舅、姑姑等会携礼物来祝贺,礼物多为衣裤、帽、肚兜、背裙、长命锁、手环、脚环等,主家则设午宴招待客人。
  在八井畲村,婴儿满月前,父亲就得带着孩子的“生辰八字”,到县城南溪公园那里找一位熟悉的算命先生,请他为孩子“批八字”,以后就根据“八字”批书上的运途行事。
  如满月可以举行“落胎发”仪式,在满月时做,孩子也可以抱出来见生人。如孩子满月时不能做,通常都到百日时做,也就是在百日里为婴儿落胎发,接受亲友的祝贺,婴儿这才出来见人,或做过关仪式等。
  村里的孩子到1周岁时,一般都要举行“抓周”仪式。中午家人要摆一桌酒肉为孩子庆贺,孩子的舅舅送来金项链或银项链、鸡、蛋、蛋糕、面条、衣服等表示祝贺,其他亲戚也要送衣料或鞋袜等。这天,父母将婴儿梳洗清洁后,要为孩子举行“抓周”仪式。在厅堂中的桌子上,或大的竹簸箕中摆放钱、算盘、笔、书等物品,让孩子自己去抓。小孩若抓到钱或算盘,象征将来会挣钱;若是抓到笔或书,则预示其将来能读好书。
  三、过关与契子
  八井畲族的传统,婴儿出生后不久,就要请算命先生批命,如果孩子命途中有带“克”、犯“煞”的关口,都必须请法师做“过关”仪式,给孩子“改关”,祈求神灵保佑孩子通过关口,平安顺利成长。由于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所以每个人所要过的关口亦不相同。在八井畲村,孩子一般是每年过一次关,有的人在满3、6、9、12、16岁时“过关”;而有的孩子则一年四季都要做“过关”的仪式。一个孩子要过多少关,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命理或“四柱八字”。
  八井村的孩子多数从百日起开始做“过关”仪式。如果今年有关必须过,通常是在这年的正月里做,这也带有保佑孩子在这一年里平安度过的意义。有的是在孩子的生日里做,这就具有通过某个人生关口的意味。如果孩子经常生病,或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如跌伤、火伤、抽搐、吵闹等,随时也都可以请法师为孩子做“过关”仪式,以便消灾纳福,祈求神灵保佑孩子渡过难关,平安成长。有时家中的几个孩子也可以合起来一起做,这样费用就节省些。
  2003年7月21日,我们调查组对村民雷信春为孩子举行“过关”仪式进行了调查。整个过关的仪式过程大体有净身、净坛、请神、发牒读疏、祭白虎、添米、添寿、过桥、过关、收惊、送神、撤坛等,其详细过程见第十四章宗教信仰第三节。
  村里如果有孩子命途不好,在成长过程中不顺利。家人就可能到白马宫求神灵的“指示”,看孩子拜哪位神灵为干爹或干娘合适,通过卜贝,得到确切的“指示”后,就为孩子做个红色的香袋,内放符令与香炉灰等,过炉后寄放在白马宫中,把孩子过继给某位神灵做契子,请村庙白马宫中的村神或其他神灵保佑孩子平安成长。我们在白马宫中见到50多个这种“契子符”香袋挂在厅内明间右边的柱子上,其中一个香袋是雷桃俤为其儿子做的,其正面写道:
  信士雷桃俤,盖因长男
  本命庚辰年八月廿一日申时,
  花名雷灵杰,投寄
  (供奉)白马座前(香位)
  保养成人,长大叩谢。
  天运壬午年十二月十五日百拜。
  另一面的中间画着一个“符字”,四角写着:“长发其祥”。他这是将儿子投寄在白马大王名下做村中主神的干儿子。
  另一个香袋的正面写着:
  信士雷可财,盖为
  长男花名钟伟,本命
  壬午年五月廿二日卯时
  建生男,运途欠佳,投
  (供奉)左右将爷座前(香位)
  保养成人,长大答谢平安。
  天运癸未年五月廿三日百拜
  背面的符与前者一样,不过四角的吉祥语却是写着“长命富贵”。由此看来,雷可财是将儿子寄托给白马大王的手下左右将爷为干儿子。此外,有的人也将这种香袋挂在家中的厅堂中,如雷可良家中就有这么一个,符是他自己写的,但送到村庙中请示过神灵和做“过炉”仪式。有的人家则挂在大门口的窗上,如我们在雷桃俤家的窗上就看到一个,那是他把女儿投寄给七夕夫人做干女儿,保佑她能平安顺利成人而设置的。
  这种香袋一直要寄放到孩子满16岁,家人为其做了过16岁关的仪式,并在白马宫中摆上一桌包括猪头、鸡、肉、鱼等12碗酒菜、10杯酒和10双筷子的荤宴,请法师(道士)念咒做了解契仪式后,才可以将香袋化掉,以感谢神灵保佑孩子度过了孩子时期,成了人了,以后就不用再当神灵的干儿子或干女儿了。
  四、成年礼
  八井畲族孩子满16岁(虚岁)时,不论男孩女孩都要请法师做最后一个“过关”仪式,过完此仪式后,就表示孩子已经成年,以后就不再需要做什么“过关”仪式了。在做完“过关”仪式以后,父母还要为年满16岁的孩子举办生日宴会,宴请亲朋好友,大家一起祝贺孩子顺利过关成为大人。家里人还要送给过了关口的16岁孩子一些礼物,如金戒指、金项链、钱等。此外,来祝贺的亲戚朋友也会送些礼物给过了关已成年的孩子。
  五、寿礼
  八井村的老人从50岁开始做寿诞,以后每逢60岁、70岁、80岁等整寿时都做寿。但做寿的日子一般都不在本人生日这一天,而是集中在整寿这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二十七日这段时间里做。这可能是因为过去贫穷,利用过年期间,需准备各种菜肴的便利来庆贺寿诞,这样可以节省开支;同时,这段期间人们都在家中准备过年,也便于相互拜访。因此,在这期间,各家自选一个日子,给家中满50岁或60岁、70岁、80岁、90岁的老人做寿。
  做寿这一天的凌晨3点,先要用全猪、一满坛的红米酒、鸡、蛋、鱼、面条等祭拜天地。家中出嫁的女儿和女婿、亲戚要给做寿的老人送一些礼品,以示孝心。女儿、女婿送寿面、猪蹄、红烛、衣服、鞋帽、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或电视机等。对60岁以后的老人,有的出嫁女儿还要送寿衣、寿被等,以便为老人“添寿”。另外,还要送给老人一幅上面写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祝词的祝寿用的寿轴画或寿屏,或者一幅“福禄寿喜”连体字的祝寿符箓等。(见图10-6)亲戚大多送寿面、衣服和钱给做寿的老人祝寿。
  每年正月初二,各家各户还要给年内做过寿诞的村里满50岁、60岁、70岁、80岁等50以上满整10岁的老人送一碗面、两个鸡蛋和一个鸡腿,表示对老人的尊重和孝敬,主家则回送白米糍或红橘等物。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