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式与头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08
颗粒名称: 一、发式与头饰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1
页码: 3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八井村,畲族未婚少女将头发梳至脑后,用粉红色毛线缠起,在额部盘一圈。已婚妇女则将头发梳至脑后,卷成两股,并用一种特制的细长似钩的发饰固定,再缠上红毛线梳成的髻,称为“凤凰髻”。畲族妇女在婚礼时所戴的凤冠尤为华丽,由冠身、尾部和各种饰物组成,象征着凤凰的形象。这些独特的发型和头饰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 八井村 服饰 头饰

内容

八井畲村女子传统的发式,未婚少女和已婚妇女的各不相同。未婚少女将头发梳到脑后,用粉红色毛线缠起,在额部盘一圈。已婚妇女则把头发梳到脑后,卷成两股,将发缠在一支长约20厘米的竹制或铁丝制成细长似钩状的发饰上,其前端固定于头顶的前额部,再缠上红毛线梳成的、高约10厘米的髻,该髻又称为“凤凰髻”。
  畲女头饰以婚礼时所戴的凤冠最为华丽。八井畲族妇女的凤冠由身、尾两部分组成,冠身为一竹筒,长约17厘米,下端开一弧形缺口,上裹红布,外镶银片。银片上雕有各种花纹和神像,正面为变形龙头纹。冠身覆一红色苎布罩饰。尾部伸出,两旁各饰二条琉璃蓝色串珠与尾部连接。尾饰是竹木制四齿发簪,外蒙红绸或细苎布,还附上各种银链、银簪及牛骨簪等饰物。冠身戴在发髻顶部,尾饰插于发髻后柄上,琉璃珠饰分垂于两肩。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