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30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服饰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8
页码: 305-31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畲族的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内涵。男女服饰的原料多为自制的苎麻布或洋布,而女子的凤凰装则是畲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这种服饰精美华丽,以黑或青蓝色为底,镶有彩色花边,上衣为右衽交领式大襟服,两侧开深衩,下身配以黑色短裤,打绑腿,足穿绣花鞋。女子头饰也十分独特,未婚少女和已婚妇女的发式不同,已婚妇女则将头发梳成“凤凰髻”。此外,八井村新娘在拜祖宗牌位时,具有特殊的地位,不用下跪。这些服饰和习俗都体现了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关键词: 八井村 风俗习惯 服饰

内容

在清朝至民国时期,八井村男女平常穿的服装绝大部分是用自织的苎麻布缝制的,有的人也可能买洋布来做衣裤,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服装多用棉布或涤类料子做成。
  八井畲村男子的发式和服式与汉族的完全相同。妇女传统的服饰是上身穿黑色或青蓝色镶着或绣着彩色花纹的衣衫,腰间系着彩色腰带和围裙,下身穿黑色短裤,打绑腿,足穿绣花鞋,绚丽多彩。在畲语中,他们自称为“布娘衫”或“山娘衫”,也称“凤凰装”。
  一、发式与头饰
  八井畲村女子传统的发式,未婚少女和已婚妇女的各不相同。未婚少女将头发梳到脑后,用粉红色毛线缠起,在额部盘一圈。已婚妇女则把头发梳到脑后,卷成两股,将发缠在一支长约20厘米的竹制或铁丝制成细长似钩状的发饰上,其前端固定于头顶的前额部,再缠上红毛线梳成的、高约10厘米的髻,该髻又称为“凤凰髻”。
  畲女头饰以婚礼时所戴的凤冠最为华丽。八井畲族妇女的凤冠由身、尾两部分组成,冠身为一竹筒,长约17厘米,下端开一弧形缺口,上裹红布,外镶银片。银片上雕有各种花纹和神像,正面为变形龙头纹。冠身覆一红色苎布罩饰。尾部伸出,两旁各饰二条琉璃蓝色串珠与尾部连接。尾饰是竹木制四齿发簪,外蒙红绸或细苎布,还附上各种银链、银簪及牛骨簪等饰物。冠身戴在发髻顶部,尾饰插于发髻后柄上,琉璃珠饰分垂于两肩。
  二、凤凰装
  罗源畲族妇女的“布娘衫”被称为“凤凰装”,用红毛线扎的髻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上用桃红、杏黄、绿色镶绣出五彩缤纷的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彩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丁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饰“凤凰髻”,象征“三公主”戴的凤冠。
  畲族妇女为何着凤凰装有两个美丽的传说:
  1.很久以前,凤凰山上有一位勤劳勇敢的畲族“佛生崽”,名叫盘阿龙,阿爸早年去世,娘儿俩单靠盘阿龙打猎为生。一天早晨,不等日头露面,阿龙就拿着弓弩摸上凤凰山顶,不等凤凰出窝,就脱下斗笠盖住凤凰窝,伸手进窝,把一只凤凰逮住了。他把凤凰捉回家,操起刀子正要杀时,凤凰说话了:“唉!阿龙哥,求你放了我,我也是有阿娘的啊!你放了我,我们娘俩都会感谢你的!”
  阿龙呆住了,阿龙娘赶紧对阿龙说:“哎,孩子,它也是一条生命,放了它吧!”
  阿龙说:“要是我不杀生,逮一只放一只,咱们娘儿俩的生活怎么过哪?”
  凤凰从身上拔下三片羽毛,交给阿龙,说道:“阿龙哥,今后你要是碰到困难,只要用火点着一片羽毛,我就会飞来帮助你的。”阿龙收起羽毛,凤凰就驾着祥云飞向蓝天。
  到了寒冬腊月,山风吹来,阿龙娘俩全身冷得刺骨痛,就着炉子烤火也不顶用。母子俩想,要是有个东西裹身御寒就好了。这时,阿龙想起了凤凰的吩咐,就用火点着一片羽毛。
  一会儿,凤凰飞来了,嘴里吐出三粒苎麻籽,说道:“阿龙哥,请把这些种子种到园子里,保你永世穿不完。”阿龙听了凤凰的话,把苎麻籽种下去,过了一阵工夫,只见地上长出一棵棵芦竹粗细的苎麻。春天割了夏季长,夏季割了秋天长,秋天割了冬季又长起来,一年四季都有苎麻收。阿龙娘剥下了麻皮,日纺夜织,缝制成件件衣衫。阿龙母子吃能吃饱,穿也能穿暖啦。可是阿娘逐年衰老,身边还缺一个媳妇。这年歌会,阿龙认识了一位畲族姑娘。后来托媒说亲,姑娘家虽然同意了,但要阿龙送一套凤凰装,才肯让女儿过门。这倒难住了阿龙母子俩。母子俩朝思暮想,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这时,阿龙又想起了凤凰的吩咐,于是,又用火点着了一片羽毛。
  一会儿,凤凰飞来了,嘴里吐出鲜花、绿叶、虎牙,说道:“阿龙哥,请把这些东西嵌在阿娘裁好的衣裳上,保你们夫妻永世和睦。”
  阿龙按照凤凰讲的,把鲜花、绿叶、虎牙嵌在衣上,挂到厅前一看,真像一件凤凰衫。可是还缺头和尾。这时,凤凰又忍着疼痛,卸下了自己的头髻和尾巴,交给阿龙。阿龙找媒人把这些东西送给姑娘。到了成亲那一天,姑娘穿戴打扮停当,过了门来,就像一只凤凰一样。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到老,于是畲民一直延续着凤凰妆的打扮。①
  2.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娘娘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女儿三公主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吉祥如意。三公主婚后生下了三男一女,她也把女儿打扮得与凤凰一个样。当女儿出嫁时,吉祥的凤凰还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着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①。八井村新娘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只是点头弯腰,也不用下跪。据说这是因为畲族的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新娘可以不下跪。
  八井畲村女子的凤凰装上衣,为黑或青蓝色底镶彩色花边的右衽交领式大襟服,两侧开深衩,衩长34厘米。衣服通身无扣,仅在右衽襟角处有两条黑布制的系带,系带长13厘米。在衣领边、大襟和袖口绣或镶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凤凰图案。年轻女性的衣服花边较宽,可达10~15厘米,衣长约60厘米;老年妇女衣服的绣花边较窄,仅2~5厘米,衣服长至膝,长度为90厘米。衣服上刺绣的花纹种类繁多,如牡丹、凤凰、蝴蝶、喜鹊、莲花、桃花、兰花等图案。在衣襟和手袖边沿,用红、白两色的布镶边,然后在上面镶上许多层红、白花纹的花边。八井村村民服饰的腰带长300厘米,宽15厘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手工用麻线纺织的条纹形腰带,以红色为基调,配上青色、白色或咖啡色的条纹,腰带两端配有长25厘米的红色麻线编制的红色璎珞。另一种是用布染成蓝、白相间的图案,腰带的两头镶有约10厘米宽红白相间的花边。
  盛装的围裙做工精致,系在腰间起紧身和装饰作用。八井村围裙呈方型,宽44厘米,长38厘米。围裙的腰带是用麻线纺织的条纹形腰带,以红色为基调,配上青色、白色或咖啡色的条纹,围裙腰带长87厘米,宽8厘米。盛装的围裙是用黑色或青色的麻布制成的,裙面四周镶有红、白两色的花边,花边上绣有牡丹与凤凰的图案;裙面四个角上分别绣有红色花朵、蝴蝶或云头等图案,鲜艳夺目,做工精美。普通的围裙是用黑色或青色的布制成的,有的四周镶有5厘米宽的白布,它们常用于日常生活中。
  八井村女子过去穿黑或青色短裤,打绑腿。短裤长50厘米,裤脚宽27厘米。裤腰镶着10厘米宽的红布。绑腿具有装饰、防护和保暖之用。绑腿近似三角形,直角边长38厘米,斜边长48厘米,底边长26厘米。绑腿是用黑色布缝制,末端有红白相间的编织彩色系带。系带长152厘米,宽1厘米。(见图10-4)
  八井村传统的鞋是用黑布做鞋面,鞋面四周绣有大红色、桃红色、绿色、黄色的花朵和花纹,鞋口用大红布镶边。鞋面的正中突出一脊,脊上用红色丝线绣花边,鞋尖向上翘。鞋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多层布纳制而成,厚4厘米,俗称“千层底”;另一种是木制的鞋底,厚3.8厘米。(见图10-5)
  现在的八井村,畲族妇女传统的“凤凰装”、黑或青色短裤、绑腿、绣花鞋平常已看不到有人穿了。只有在结婚时,畲族新娘子才必须穿上漂亮的“凤凰装”。还有,当畲族妇女“老了”骑鹤西去时,寿衣的最外一层也必须是这种“凤凰装”,她们需要穿着它去见历代祖先,否则祖先不与她相认。而在平时,妇女全部穿现代市面流行的服装,特别是青年男女的穿着和城里人一样时髦。仅在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中,有一些人还梳着传统的“凤凰髻”,这是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痕迹在日常生活中的存留。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