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饮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2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饮食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5
页码: 301-3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畲民的饮食文化,包括主食、副食品、特色食品的制作方法和餐桌习俗。畲民的主食以稻米和地瓜为主,副食品丰富多样,特色食品有地瓜米饭、糯米糍、白米糍、糯米酒和鱼丸等。餐桌习俗中,强调家庭和睦、尊敬客人和祭祖敬神。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的饮食结构和餐桌习俗也在逐渐变化。
关键词: 八井村 风俗习惯 饮食

内容

八井村的畲民居住在双髻山山脚下,靠山面海,现距罗源湾约四五里。1949年以前,村民的主食是地瓜米(番薯米),其次才是稻米。1949年以后,稻米的比重越来越大,1980年以后则以稻米为主食,地瓜已作为辅食,偶尔煮些鲜地瓜、地瓜米干饭或稀饭尝尝鲜,换换口味,大量的则作为饲料。其他经常食用的副食品有面条、米粉、花生、芋头、绿豆粉丝、地瓜粉、蕉芋粉等;蔬菜类有白菜、包菜、芥菜、花菜、丝瓜、苦瓜、大豆、豌豆、扁豆、四季豆、长豆、萝卜、胡萝卜、茄子、冬瓜、南瓜、油菜、空心菜、马铃薯、姜、葱、蒜、藠头等;禽肉类有鸡肉、鸭肉、猪肉、羊肉、鸡蛋、鸭蛋等。另外,由于八井村距离县城与海边都不远,经常有小商贩用摩托车载着海瓜子、沙蜊、花蛤、文蛤、蛏、苦螺等螺贝类和各种鱼、虾、螃蟹及海蛎、海蜇皮、紫菜、海带等海产品到村里卖,村民常能吃到这类海产品食物。另外八井畲民也喜欢食用虾油、鱼露和螃蜞酱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在一天劳作之后,在晚餐时,也常喝些当地产的啤酒和廉价白酒;小孩则常到小店铺中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或牛奶、豆奶喝。
  村民的早餐大约清晨7点钟左右,大多数人家吃的是米汤与干饭,佐餐的主要有咸菜、咸鱼、虾皮等,很少吃稀饭。有的菜贩清晨4点到县城批发肉、菜等来贩卖时,也带些油条、馒头、包子等来卖。中餐大约12点左右,主食为米饭,佐以蔬菜和肉类或鱼类。晚餐大约在18点以后,吃米饭、蔬菜和肉类或鱼类等。平时,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吃饭。如果家里来客,一般妇女和小孩就不上桌吃饭,而在厨房中吃或是在客人吃饱后才吃。
  八井畲民吃的米饭多为蒸饭,也称“捞饭”,其做法是:将大米煮到七八成熟时,把米粒捞起来,沥干米汤,倒在木制的饭甑里再进行蒸煮,熟了即成为粒粒分明的干饭。米汤则作为饮料,一般早饭时通常会喝些。过去余下的米汤用于喂猪,这几年,八井村人嫌养猪很臭,会污染空气,现已不养猪,因此,余下的米汤就作为日常的饮料喝,或作为吃饭时的汤。随着现代化的家电商品在农村的普及,八井村里人煮饭时,有的家庭就用电饭煲焖饭吃,或者用于早上煮稀饭吃,而有的家庭则用高压锅煮饭,改变了传统煮“捞饭”的习惯。
  除了主食外,八井村民也有一些用米、地瓜、蔬菜、海产品等制作的特色食品。
  一、地瓜米饭
  八井村民称甘薯为番薯或地瓜。地瓜米是用冬季收获的地瓜刨成丝状,晾干而成。将地瓜米与稻米混合在一起煮熟,即可食用。地瓜米饭清香、味道甘甜,是当地人喜爱吃的一种特色食物。我们在村里调查期间,村民雷可寿专门为我们做了地瓜米饭,吃起来很爽口。
  二、糯米糍
  制作糯米糍时,村里人常将糯米在山泉水中浸泡1天后,取出沥干,然后将糯米放于木制的饭甑里蒸煮熟后,趁热放入清洗干净的石臼中,用丁字形的木槌舂成泥状,然后用手蘸水挤捏成碗面宽的饼状,放入簸箕或碗中,凉一下即成可以马上食用的糯米糍。吃的时候,将糯米糍蘸红糖水吃即可;如果将糯米糍蘸拌有红糖的芝麻粉或花生粉吃,则香甜可口;而将糯米糍放入油锅中炸黄了再蘸糖吃,则更加香脆可口。当地人在冬至和春节期间,大多要做些糯米糍,全家人一起吃和请客人吃。
  三、白米糍
  村里人做白米糍要选用上等粳米为原料,将粳米蒸煮熟后,放入石臼中,用力舂透,成为泥状,使之“筋韧”,然后,用木制雕花的饼模,将米泥压制成印有花纹的饼或“糍块”,并在饼上用食红印上双喜字。食用时,将白米糍切成片,加肉、菜等佐料炒或煮即可。白米糍是当地畲族做某些仪式时必备的礼品,男女订婚时,女方家要送给男方家白米糍,让男方家发给他们的亲堂与亲戚,每人4份,每份4块,告之男方即将结婚。在婴儿做周岁和50岁以上的老人做庆寿时,人们也以此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四、糯米酒
  八井畲家常用自家酿制的糯米酒请客或自己饮用,每户畲民每年通常都要酿制30~40斤糯米的酒。制作时,将糯米洗净浸泡后,放入大铁锅中,加入水70斤左右,煮之半熟后,捞起来放在蒸笼或饭甑中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在簸箕中晾冷后,再加入红色酒曲3斤,拌匀后放入酒坛中发酵;10多天后,即形成红色的米酒。红米酒味道醇香甘甜、性热,是当地畲族非常喜爱的一种饮品。八井村畲民过春节时,都要喝自己酿制的红米酒,客人来拜年,也用这种红米酒招待,而到白马宫“做岁”聚餐时,每人也需自带一壶红米酒,在那里畅饮,并互相鉴赏与交流各家的酿酒技术。平时请客,也常拿出家酿的红米酒出来待客。畲族妇女坐月子时,也要用这种性热的红米酒煮鸡吃,以便增加营养,调理产后的虚弱。而在从事过关、安土、丧礼等仪式与法事时,也用这种红米酒敬奉给神灵与祖先。
  五、鱼丸
  因八井畲村靠海边,畲民也会做鱼丸来改善生活。制作时,以新鲜的鱼肉1斤,加0.25斤自制的、不含杂质的上等地瓜粉为“增塑剂”,细细搅拌成稠糊状后用手握拳挤捏成丸即成。煮食时,将高汤煮沸后,再加入鱼丸、姜等佐料,临出锅时再撒一些葱花,即成为一碗鲜香味美的鱼丸汤。另一种鱼丸的做法是用搅拌好的鱼丸泥包裹肉馅等,而做成有馅的鱼丸。鱼丸汤是当地村民与畲民喜爱的小吃,在我们调查期间,每天下午都可以看见一些小贩用自行车推着鱼丸汤在村里叫卖。据村里的年轻人说,他们到湖南等地打工时,有的人也在当地做鱼丸贩卖。
  六、地瓜粿
  地瓜粿多在每年冬至时制作,用于馈赠亲戚、长辈或自己吃。地瓜粿的粿皮是用煮熟的地瓜和地瓜粉揉制而成,里面的馅以萝卜丝和白菜丝为主,富裕和讲究的人家则会加入冬笋丝和肉丁、海蛎、虾肉、香葱、老姜等,包好地瓜粿后,在底部收口处垫上一张柚子叶,再放入蒸笼中蒸熟,出笼即可食用,鲜香可口。有时也可以用油煎炸后食用。
  七、海花蛤冬瓜汤
  海花蛤冬瓜汤是八井村民常吃的一道菜,制作时先将冬瓜切成块,煮到将熟时,将洗净的海花蛤倒入汤中,加入葱、姜等佐料,待海花蛤煮至贝壳开启时,就可起锅食用。这道菜味道鲜美,并且清凉解毒,是夏季村民们常吃的解暑菜汤。在八井村调查时,村民们常做这道菜给我们吃,大家都非常爱吃。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