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地租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273
颗粒名称: 二、土地租佃
分类号: D920.54
页数: 8
页码: 231-238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八井村畲族的习惯法,包括析产与继承、土地租佃和借贷等方面。这些习惯法在畲族社会中起着重要的规范和调节作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文章也介绍了这些习惯法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 八井村 习惯法 土地租佃

内容

土地租佃是封建时期八井畲村土地经营的传统方式。从契约文书可见,在清代,八井村的土地转让现象极其频繁。作为一种制度,土地租佃使得八井畲村的佃农与汉族地主、地主与汉族地主、畲族地主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形成了一种经济上的互动,从而发挥着调节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功能。在这种交相互动过程中,八井村畲民的社会经济身份也随之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
  八井村和周边汉族一样,在涉及土地租佃时均需订立契约。立契者多为男性户主,如果男性户主去世,亦可由女性户主代替。立契时,主佃双方应在场,多数情况下还应有保佃人、中见人和代笔人。所有在场人签字或画押后,契约即告成立。所立契约通常为单契,即由田主写“立批字”付佃户收执,或佃户写“立承地批约”或“立承佃”付田主收执,例如:
  立承佃 雷朝森今因要□□耕作□在地赛象处承有屯田壹号,坐属拜井里小获,土名浅岗地方,承出载租谷贰百斤大秤,前去承来交收,不敢欠少明白。如是欠租谷,听从银主召佃他人耕作。如未欠租谷,照旧耕作。损熟之年,不得增减。今欲有凭,立承佃一纸为照。
  面约历年拈姓钱四□,再照。
  保佃 长男 大国
  道光贰拾年拾壹月 日承佃 雷朝森
  代字 大康
  又如:
  立承地批约 雷君凤仝侄子达今因无地架搭,就在县城山主郑圣擢众处承出厝地壹造,起架居住,历年理约地租钱陆百文。其租限至重阳之日,备钱送县交收明白,不敢负欠。自承之后,子孙约租,世代居住。恐(空)口无凭,立承地批约为照。乾隆拾肆年贰月 日立承地批约 雷君凤、龙
  依口代字 陈文
  佃户因为各种原因撤佃,需向田主写付退约,以示租佃关系终结。
  立愿退还佃 王永茂原父手向雷君恒处承有屯田叁号,坐属小获地方,土名陈八井及磘口仓埕,共载租谷贰千斤大秤。今因积欠租谷叁千斤,又代茂赔垫本钱伍拾贰千伍佰文,无项理还,即将父手所承耕之田自愿退还于田主辅允、(辅)文、(辅)铨众处管业耕作。自退还之后,其心情愿,不敢生端枝节之理。恐(空)口无凭,立愿退还佃乙纸为照。
  在见 胞叔 学举
  在见 雷朝瑞
  乾隆伍拾九年正月 日立愿退还佃 王永茂
  代字 堂弟 昌泰
  如果佃户积欠地租太多,则可能用其他如房屋、山林等不动产抵债。
  立愿字 雷辅春原祖手架有厝屋,路头厝右边四扇、后壹间、榭壹间;(因)重叠欠地租、山租钱贰千七百文,无钱利还,将厝屋自情愿出屋抵还山主兄辅允处,另召他人居住,不得言说。如不出屋,加合利还。倘有不明,系(辅)春出头抵当(挡),不涉钱主之事;两家情愿,各无反悔。今欲有凭,立愿字壹纸为照。
  在见 (雷)辅裔
  嘉庆贰年拾贰月 日立愿字 雷辅春
  代字 (雷)朝发
  清代中期以后,八井畲村出现了“一田两主”现象,土地或田面称“田根”,底地或田底称“田底”。根据习惯法,佃户等拥有田面权属的人,都可以将田面转让或转佃,但新佃户负有按原先的约定向田主缴纳田租之义务。佃户转佃土地田面权时所订立的契约称为“立田根约”、“立托田根约”、“立替田根约”或“立缴托田根约”,并在契约中注明回赎的年限。这种租佃带有明显的典当性质,即将土地的田面经营权作为典当物出典。
  立托田根约 雷朝恩原父手阄分有民田壹号,坐属拜井里小获地方,土名呼叫牛口燕宿,及半顷,共载祖(租)伍百斤大称(秤),内抽半口壹百斤大称(秤)。(朝)恩耕作,今因无钱乏用,即将此田根于堂第(弟)朝梁处。三面言议得,出根钱贰拾柒仟文,其钱立字之日亲手收迄(讫),其田即付钱主耕作纳租,不得言说。面约四年以满,备钱取赎,不得执留。如是无钱取赎,照旧耕作。此田并未曾重张典当他人财物,其田父手阄分之业,与亲堂伯叔兄第(弟)侄无干,倘有此田不明,系(朝)恩出头抵当,不涉钱主之事,两家情愿,各无反悔。面约其年限以满,任从备钱,赎上十二千,赎下十三千文,不得阻止。今欲有凭,立托田根约壹纸为照。
  长男 大能
  次男 大茂
  道光叁年拾壹月 日立托田根约 雷朝恩
  中见堂第(弟)代字 朝位
  如是转让,则在契约中加注一个“断”字,如“立托断田根约”或“立凑断根约”,并在内中写有“葛藤已了,日后子孙不得言赆言赎之理”等语,以示土地经营权的彻底转移。这种转让所出卖的实际上是土地的经营权。
  立凑断根约 雷坤成原祖遗父手置有佃田壹丘,坐属拜井里小获地方,土名俗叫门前路边,载租谷叁拾斤坪称(平秤)。今因无银乏用,即将此佃田托中引到凑断于堂弟坤照处永远为业。三面言议,断出价银伏番壹拾圆正纹纩。其银立断之日,仝中亲手收讫,其佃田即付银主耕作纳租,其田价足心愿,割(葛)藤以(已)了,笔下子孙不得无赆无赎,亦不敢生端枝节之理。但此田是(坤)成份阄之额,与亲伯叔兄弟侄无干。日前并未曾重张典当他人财物。倘有不明,系是(坤)成出头抵当(挡),不涉银主之事,两家情愿,各无反悔。今欲有凭,立凑断贰纸为照。
  中见堂叔在见 乾珍
  堂弟知见 春邻
  堂叔在见 乾玉
  光绪贰拾肆年拾壹月廿一日凑断田根约 雷坤成
  自己亲手笔 再照
  “一田二主”现象造成了田底和田面的地权分割。业主或拥田面权的佃户享有对田面的经营权,同时负有向田主交租之义务;而田主享有对于田底之所有权,并可要求佃户按约定交租。与佃户对于土地的经营权之处分一样,田主可以自由地将土地的所有权出典或出卖。出典需订立“当约”或“典契”,并约定回赎的期限。
  立典契 雷坤照自己手置有右卫屯田壹号,坐属拜井里小获铺地方,土名八井,俗叫□□□下,应粮壹钱肆分肆厘,载租陆百斤大称。今因乏用,即将此田托中引到暂典于雷乾珍处为业。三面言议,得出典价小银伍百角正,每角柒分贰厘重。其银立契日仝中亲手收讫,其田即付银主前去会佃收租管业,其粮历年照例贴纳,免致两悬。其年限伍(五)年以满,备银取赎。如或无银未赎,照旧收租管业,不敢异言。但此田系(坤)照自己手置之业,与亲房无干,日前并未曾重张典当他人财物。有不明,系(坤)照出头抵当,不涉银主之事。两相情愿,各无反悔。今欲有凭,立典契共贰纸为照。
  读(赎)来
  在见 胞弟 雷坤典
  宣统元年拾壹月 日立典暂契 雷坤照
  自己执笔
  出卖有绝卖与活卖两种,八井畲村契约格式区分甚明。若是绝卖,契约多用“断”字,如“立卖断契”、“立凑断契”、“立托断契”、“立缴断契”、“立让断契”等,契内书“葛藤已了”、“永远为业”或“任凭银主管业收租”等语。有的也称“立推付”(见本章第一节之例二)。除土地外,房屋、牛栏、山岭等均可以独立买卖。
  立让断契 雷朝泰原兄弟阄分置有右卫屯壹号,坐嘱(属)拜井里小获地方,土名横埭洋,应粮叁分叁厘正,应租柒拾伍斤大秤,今因无银乏用,即将此田托中让断于胞侄大祚处,三面言议,得出价银壹拾贰两正纹广。其银立断之日,仝中亲手收讫,其田任从即付银主前去召佃,永远管业收租,不得异言。但此田自断葛藤以断,无尽无赎,日后子孙不得言说之理,其粮册载胞兄(朝)相名下自己完纳,两家情愿,各无反悔。今欲有凭,立让断契壹纸为照。
  外中用钱笔资乙百四十文此照
  在见 长男 大熙
  次男 大让
  三男 大玉
  咸丰贰年拾贰月 日立让断契 雷朝泰
  中见 堂侄 大兰
  代字 堂侄 大康
  如是活卖,契内绝不用“断”字,且往往约定回赎的年限。也有不说明回赎的具体年限,而言“有银取赎,不得执留,如是无银取赎,任从银主照旧管业收租充粮”。这类契约通常称为“立卖契”或“立允契”。
  立卖契 雷朝上原祖手置有民田叁号,坐属拜井里地方小获,土名黄金坂,积苗应肆分陆厘口口壹系贰忽及口面,积苗应玖分陆厘玖毛肆系贰忽,并风(枫)〓墘,积苗肆分柒厘陆毛叁系贰忽叁口,载租贰百叁拾捌斤。今因乏用,自情愿托中引到本家卖于堂叔祖君恒处为业。三面言议,得出田价银壹拾伍两正纹广。其银立契之日,仝中亲手收讫,其田即付银主管业认佃收租,面约远近有银取赎,不得执留。如是无银取赎,任从照旧管业。其田系己物业,与房内伯叔兄弟侄无干,日前并未曾重张典当他人财物。倘有不明,系(朝)上出头抵当(挡),不干银主之事。两家情愿,各无反悔。今欲有凭,立卖契乙纸为照。
  外中用银肆钱伍分正,再照
  中人 胞叔 辅舜
  乾隆贰拾肆年叁月 日立卖契雷朝上
  在见 叔 辅声
  从活卖与出典都保留有回赎的权利这一点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别实际上非常小。但既然差别甚小,又为何采用不同的名称来称呼,这一点还有待我们深究。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