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井村党支部组织建设及其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231
颗粒名称: (三)八井村党支部组织建设及其特点
分类号: C916.2
页数: 3
页码: 189-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八井村党支部现有22名党员,其中男性20名,女性2名,全部是畲族。党员文化程度较低,高中1名,初中9名,小学11名,文盲1名。党员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与政治运动或改革相关,整体文化水平提高,80年代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通过政审。党支部现有入党考察对象一名,后备干部两名,已开始挑重担。
关键词: 八井村 社区管理 组织

内容

八井村党支部现在共有党员22名,其中20名为男性,2名女性。全部是畲族。文化程度:高中1名(雷可华,现任支部书记);初中9名;小学11名;文盲1名(雷世兴,1926年生)。具体情况见下表。
  八井村党员发展呈现有三个特点。第一,有4个入党高峰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1997年加强党建时期。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每一次政治运动或政治改革,都需要加强社会动员。而社会动员工作要靠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去具体落实。因此基层支部出现入党高峰期就不足为怪了。第二,党员的整体文化在不断提高。初高中党员均是出生在解放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党员是小学文化(其中1人是文盲);70年代的党员开始有初中生;90年代的党员全是初高中生。第三,80年代没有一人入党。据当时的党支部书记回忆说,这10年间要求入党的8人都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未通过政审。
  村支部现有入党考察对象一名,雷贤寿,男,1981年3月出生,初中文化,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是2001年5月。党支部确定培养的后备干部有两名(时间是2001年):雷可寿,男,1976年12月生,1997年入党,初中文化;雷知国,男,1975年3月生,1997年入党,初中文化。这两名后备干部现在已将开始挑重担。雷可寿2002年被选举为八井村计生协会会长,雷知国2003年7月当选为村委委员。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