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方出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93
颗粒名称: (一)女方出门
分类号: C913.1
页数: 4
页码: 123-1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畲族女方出门是婚礼的重要环节,新娘需进行洗澡、换装、哭谢、上轿等仪式,并由陪房嫂陪同。
关键词: 八井村 畲族 婚礼仪式

内容

在举行迎娶婚礼的那天,新娘离开娘家之前应洗澡,并由陪房嫂给她梳头、换新衣服(即绣花的传统民族服装),换好新衣后新娘就不能出门了,只能在自家屋内走动。陪房嫂一般选择夫妻双全、子女齐全、没有夭折或流产的,最好是就要做奶奶的妇女。
  1.“分家火”。梳洗打扮后,新娘需与其兄弟分饭吃,此俗称“分家火”。“分家火”时,新娘的兄或弟端来两碗饭,两只鸡腿和菜,与新娘一人一口饭、一口鸡腿、菜,表示新娘与其兄弟现如今已把本家的家产对分,今后本家的财产就与新娘无关了。通常新娘的大哥这时要给她一个大红包。
  分过家火后,新娘从喜门(大厅两侧厢房的门)出来,跨过放在瓦片上的两三块烧红的炭火,即“过火”,走进放在花轿轿杆中间的米筛上,站在米筛上开始“哭谢”。
  2.“哭谢”。新娘再一次在大厅中哭谢舅舅及“一房亲”的亲戚朋友,意思是谢谢大家以前对她的照顾,“我今天要出嫁了,今后大家路过我的新家时请进来喝杯茶、坐一坐、玩一会儿。”每谢一个人,被谢者就要给新娘一个红包,10元、20元、50元不等,关系亲近的多给些,关系疏远的少给些。有的新娘家亲戚太多,单是“哭谢”就要持续一个小时。
  关于哭嫁,八井村的畲民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早先畲族结婚并没有要求哭嫁,后来有个算命先生给自己的儿子娶媳妇,恰巧这位儿媳妇也是个算命先生,懂得五行堪舆之学,她算出结婚那一天的日子对自己不利,于是用哭来化解不吉。从此以后,畲族女子出嫁都要哭,以讨个吉利。
  3.上轿。哭谢时,陪房嫂端来一盆五谷(有米、谷子、芝麻、茶叶、豆子)和十双筷子,表示“十全”。家中的老人把这些五谷和筷子抛撒在大厅内:先撒前边,再撒左边(大边),后撒右边。
  哭谢结束后,新娘欠身面向轿门外后退着进入花轿后关上轿门,此时轿门上已贴好“挡煞”用的轿符。畲族认为喜轿的煞气很重,必须要用一个轿符来“镇轿煞”。在第二天喜轿进入新郎家之后,这个轿符将被转贴到新房的门上。
  新娘上轿后,把她踩过的米筛倒挂在轿顶。坐在花轿中的新娘,随身带一个盛有木炭的小火炉,一大一小两个装有五谷的红色苎麻布袋,这象征着两个儿子:“大(袋)子”和“小(袋)子”,象征着“带子过门”。此外,新娘的颈上要挂一面镜子,镜面向外,以避邪。
  4.起轿。出门的时辰一到,轿夫“报轿”,抬起轿子。男家请的轿夫在前,女家请的轿夫在后。女方家放鞭炮,花轿出门。同时,女方家的人还要把早已在屋外准备好的米和水弄进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把新娘(女方)家的好风水带走。
  花轿刚出门,新娘家的人要向门外撒白米、筷子,并把新娘的洗澡水泼出门外。按本地人的说法,这是“好的、脏的(事物),你都带走了”,然后关上大门。
  晚上新娘家还要请自家的亲戚朋友吃酒,在酒席上,新娘的舅舅坐大位。
  5.花轿上路。喜轿上路,报轿有讲究。
  报轿者由四名轿夫中的一位有经验者担任。起轿时由于人多嘈杂,又有鞭炮声,因此报轿者大声报轿,以便大家协调一致:“手抱龙柱拉得紧”开始起步;“扛上肩,起一步”四名轿夫开始抬起轿子;“上碰顶,下碰门槛(或门脚)”,即提醒大家小心不要让轿子碰到门框;“下一步(或下五步)”这是指要下台阶了(畲族的房屋屋基一般都要高出地面,大厅门前都有台阶,且台阶的数目一般不是一级就是四五级)。
  花轿不能碰到大门,畲族认为碰到了就会对新娘不利,会使她生孩子迟一些。在路上,报轿者不停地提醒大家现在到了哪里,路上哪里不平,哪里有障碍物,请大家注意等等,以免轿子跌倒。
  畲族忌“碰轿”,即两顶花轿不能相遇。认为若两顶花轿相遇就会“两喜相冲”,对新人不利。但有时某一天被算命先生算出是个好日子,就会有不止一对的新人结婚,这也就有可能会“碰轿”。为了化解不吉,碰轿时,新娘向外抛撒装在红布袋中的五谷;有的还用捏破系在新娘盖头上的干桂圆,直到两轿错开的方法来化解。
  随同新娘花轿一起出门至新郎家的人中,除陪房嫂和四名轿夫之外,还有新娘家的一位生过孩子(最好是儿子)的女性亲戚。她挑一副担子,一边是一对灯笼,本地人称此为“添灯”,象征着“添丁”(因谐音的关系);一边是一个用红布袋装着的尿桶,尿桶内有一张草席、红包和柚子或橘子,柚子和橘子象征吉利,因为“橘”与“吉”音同。
  6.歇轿。在离新郎家较近的地方应把花轿放下,等待男家的人来接。这时新娘需把挂在身上的镜子翻转过来,镜面朝向自己,表示结婚后不会与公公婆婆的意见不和,再把系在盖头上的干桂圆都捏破,表示把嘴封住,结婚后不会与公婆“讲七讲八”。陪房嫂则过来看看新娘的衣装头饰等,哪里有不整齐的地方,帮她整理好。
  通常花轿进新郎家时,新郎的父母应离开家,“躲”在一处比自家地势高些的地方回避一下,直到新娘进到新郎家的厨房时才回来与新娘相见。所以当花轿在新郎家外停下时,他们就暂时躲开一下。
  这时男方家派3个男孩子来迎轿:1个男孩燃放鞭炮,1个男孩敲锣,另1个男孩挑1对灯。将花轿迎到男方家。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