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籍不改变的流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58
颗粒名称: (一)户籍不改变的流入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2
页码: 88-8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因建设项目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入,主要为男性强壮劳力。他们的年龄、婚姻和节育情况各异。
关键词: 八井村 流入人口 婚姻

内容

在1995年~1996年期间,那时八井村的碗窑里废村址那里正在筹建罗源县的自来水厂,以便就近使用苏区水库的水资源,使罗源县城的居民用水更加方便,由于有建设项目,工地需要劳工,便有大量的人员因务工的关系流入八井村。
  1995年9月1日流入人口共有7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1人,他们的户口所在地均为福清市。在这7个人当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71年,1995年24岁;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50年,1995年45岁,都是强壮劳力,主要从事建筑工。他们的婚姻状况为:离婚1人(男),已婚1人(男),初婚5人(4男1女)。采取节育措施情况为:上环1人,结扎5人,1人情况不详。
  1996年流入的人口最多,这一年流入的人口共有44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8人。他们分两次流入,1996年9月,流入有31人,其中男性26人,女性5人;10月又流入13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3人。这44人分别来自10个不同的地方:其中浙江6人(均男),四川11人(8男3女),江西8人(均男),泉州2人(1男1女),福清10人(6男4女),宁德2人(均男),邵武1人(男),福建建阳1人(男),福建柘荣2人(均男),沙县1人(男)。在这44人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80年,他是浙江泰顺县雪侯岩溪村人,男性,1996年出来打工时只有16岁;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45年,他是宁德蕉城北路人,男性,1996年出来打工时已经51岁了。这44人的婚姻状况为:已婚22人,其中男性18人,女性4人;未婚的22人,也是男性18人,女性4人。在这些已婚人士中,采取节育措施的情况为:上环9人,结扎8人,女扎3人,未育未采取措施者2人。①
  2000年因务工的原因流入本村的只有3人,均为男性,他们分别在2000年3月、4月、5月流入八井村。他们的婚育情况为:1人为初婚者,其所采取的节育措施为妻子施行结扎手术;另2人则为未婚者。②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