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经济发展趋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5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经济发展趋势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2
页码: 77-78
摘要: 本节介绍了八井村经济发展趋势面临经济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脆弱、村民收入偏低等问题,需加强引导与市场支持。
关键词: 八井村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内容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几十年发展,八井村的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人民消费水平都有巨大发展与飞跃,他们已基本摆脱了贫困,正逐步利用相对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寻求更加富裕的生活。八井村产业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二、三产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村民的市场和商品化意识有了很大的加强,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八井村与周围其他村庄相比显得贫弱些。
  首先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还比较单一,产业结构调整仍未到位,二、三产业的发展缺乏引导与市场支持。八井村仍以种植业为主,本村并没有企业,仅有的一家养鳗场也是外地人来办的。他们仅向本村人租用田地,付租金而已,也没给八井村提供什么工作机会,难以对本村的经济形成效益和帮助,却占用了农村耕地用水。本村有少数经济能人,虽然到外地参股办养鳗场、虾池,但这只是对其家庭有利,而对八井畲村整体的经济发展起不了什么帮助作用。
  其次是多年来八井畲村的集体经济十分脆弱,村财政几乎没有收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八井村经济的基础历来就很脆弱,结构比较单一,又没有村办企业,收入渠道极其狭窄,除了农村特产税返还和“三提五统”外,根本没有其他收入渠道,村财政收入的稀少,反过来又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作用与引导作用。八井畲村的集体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基本都是依靠上级扶贫办、老区办,特别是各级民委的支持,才有了相对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民社区环境。八井畲村并非没有相对出色的经济能人,但破碎的集体经济,难以使个体的力量形成“合力”,为共同的“社区经济”服务。近几年来,八井村的资金和劳动力的外流已开始慢慢显现,而这些对八井村来说都是稀缺的资源,也是村落社区进一步走向全面富裕和发展的基础。
  再次是村民人均纯收入仍然偏低,特别是可支配性的消费收入偏低,影响了农村生产性投入的比例,更影响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文教卫生事业的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村民文化科技的相对缺乏,使他们难以找到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办法。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经济收入相对较高的村民,其所受的教育程度往往也较高,而且会说普通话,善于与外人沟通。教育水平低使得村民们往往不愿投入太多的资金给下一代做“智力投资”,而越是如此,教育水平就越难提高,如此恶性循环势必使教育成为八井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来,由于医药费上涨过快,村民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小病磨,大病拖”,一些农户因病背上沉重的债务,陷入贫困而无力自拔。八井村因病致贫、返贫的农户,据村民们自己估计约占贫困户的40%左右。
  八井村的经济在逐步加快前进的同时出现的这些问题,反映了其经济发展趋势中逆向的可变因素,保存和发展、完善村落社区经济要素,引进合适的经济增长要素,可能才是最大限度地为本社区经济服务的关键。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