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耕作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40
颗粒名称: 一、耕作技术
分类号: S341
页数: 3
页码: 215-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凤洋村农业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主要农具和50年代相同。种植技术有所改进,良种和化肥使用增加,但犁、耙、锄等传统农具仍占主导。
关键词: 福安市 凤洋村 耕作技术

内容

(一)生产工具 由于土地小而分散,凤洋村的农业生产现仍以手工劳动为主:80%的水田靠手工锄田完成,20%的水田靠畜耕,旱作农业则完全是手工劳动。故与50年代相比,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变化不大。传统的犁、耙、山锄、田锄、齿耙、砍刀、镰刀,收割用的谷桶,晒谷用的竹帘,运输用的扁担、箩筐等现今仍然是凤洋畲族农户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全村无一辆拖拉机。与耕种相比,农作物的管理比50年代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主要是体现在喷雾器及农业化学药品的广泛使用等方面。
  (二)农事安排 根据50年代的调查资料,凤洋村种植的粮食主要有水稻、番薯、小麦、芋头和黄豆。水稻只种一季,每年2月下半月至3月上半月播种、育秧,4月插秧,5至6月上半月中耕除草,8月水稻扬花,9月收割。番薯的种植和收获时间与水稻相同。小麦为10月上半月种,12月除草,次年3至4月扬花,5月收割。芋头为4月种,9月收。凤洋村1969年开始种植双季稻,至70年代“以粮为纲”时期,全村80%的水田都种植双季稻。双季稻的早稻种植为2至3月播种、育秧,清明前后至5月1日前完成早稻插秧,7月中下旬至8月初收割早稻,立秋前完成晚稻插秧,11月初可收割晚稻。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户有了自主权,凤洋村由于山高水冷,种双季稻常发生烂秧、遭受寒露风袭击,其产量很低,故双季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近几年只是在山下地势低的水田种了约20亩双季稻,牛石板和半岭两个自然村因地势较低,现仍以种双季稻为主。
  目前,凤洋自然村畲族农户以种植单季稻为主,季节的安排与50年代大体相同。但由于采用了良种和科学种田方法,单季稻亩产可达800斤左右,比50年代提高了2至3倍。单季稻的亩产略低于种两季水稻,但收割单季稻后还可种植马铃薯和蔬菜,土地的使用效率也比较高。
  (三)种植技术 凤洋村畲族历史上以番薯为主食,番薯的种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自60年代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水稻的种植面积已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0%左右,居绝对重要地位。
  1.种子。至50年代仍习惯用片选,即每年收割时,将谷粒长得饱满的稻田作为留种田,在打谷时又挑选落在打谷楻前的饱满谷粒,将其留起来作为下一年的稻种。而今的种子由专门的种子公司提供,均为优良品种,目前的当家品种有汕优63、甘优等。亩产可达800斤左右。番薯的当家品种为霞蒲薯,马铃薯主要为科星1号、科星2号,均为优良品种。
  2.耕作方法。(1)犁田耙田。50年代一般是正月初六至十五开始挖稻根,砍田草,犁田和耙田,因大多数田地无法用畜耕,故犁田多为人力锄田,耙田亦然。由于人工锄田费时费力,一般均为一犁一耙。受自然环境的约束,现今的犁田耙田仍与50年代基本相同。(2)育秧。过去一般选择较肥沃的稻田作秧田,将秧田锄耙使土疏松,然后留水1寸深,施以水粪,再耙一次,将秧田踏平即可播撒经冷水浸泡过的稻种。现在的水田育秧需要开成约1.5米宽的行,以加盖农膜。此外还采用旱地育秧。水稻育秧加盖农膜可以保持温度和湿度,避免气候的影响,使秧苗的长势更好。(3)插秧。50年代每兜约40棵秧苗,将秧苗沾上由草木灰、牛骨灰、肥料盐等混合物插下,株行距0.4至0.53米不等。现今仍是手工插秧,但由于使用了良种,每兜只需七八棵秧苗,行间距比过去密得多。(4)中耕。过去多用手耘田、拔草,很少用耘田耙,一般为插秧后30天第一次中耕,再过20至30天进行第二次中耕、施肥,肥料多为草木灰与人尿粪混合,每亩约6至8担①。现今还是主要靠手工耘田,但1997年已有30%~40%的水稻用化学除草剂代替了手工耘田。除了靠近村庄的稻田外,多数稻田都使用尿素、碳氨等化学肥料施肥,故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5)收割。仍用镰刀,无明显变化。
  3.肥料。50年代主要使用人尿粪、草木灰、牲畜粪等农家肥,现今除使用农家肥外,主要是使用尿素、碳氨、过磷酸钙、钾肥、复合肥等化学肥料,平均每亩施用的化肥已超过了100斤。近几年来,凤洋村的一些农户已开始使用叶面宝等农作物生长激素,效果不错,但因市场上假冒伪劣植物生长激素太多,很多农户想用但都不敢用。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