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节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864
颗粒名称: 一、传统节日
分类号: K892.48
页数: 2
页码: 115-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畲族节日与汉族相似,有奶娘节、会亲节、三月三、牛歇节和元帅节等,其中三月三和奶娘节较为突出。
关键词: 福安市 畲族 传统节日

内容

长期以来,福安的畲族居民与汉族居民交错杂居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在生活习俗方面彼此相互影响,逐渐趋于接近。故畲族流行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比较有地方特色的节日主要有:①
  (一)奶娘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畲、汉族祀神“奶娘”生日。“奶娘”姓陈名靖姑,号十四娘,福州下渡人氏。相传“奶娘”幼年学过闾山法术,能穿山破洞,捉拿妖精;能呼风唤雨,救济天下良民;能保胎催生,保护婴儿;能斩邪驱鬼,救护万民。畲民对她十分崇拜,户户神堂里都有她的神位。凡设有“奶娘宫”的畲族村庄,家家必备一斤以上的红蜡烛,并捐献钱粮,筹备三牲福礼到“奶娘宫”供祭,以保村闾平安。每隔二三年的正月,还要请巫师,组织人马去古田县临水宫“请正身”。“正身”回宫后,摆起“三司”案(三张八仙桌叠起),巫师乔装“奶娘”模样,行“庄楼变殿”、“水面踩罡”术,做“清醮”1至3天,热闹非凡。
  (二)会亲节 农历二月二日,是坂中畲族乡后门坪一带畲族村民的会亲节。这天,凡是后门坪“雷氏宗祠”的支派,以及与该村有亲戚关系的,都不远百里赶到该村会亲,时间1至2天。回故里瞻仰祖公香炉的会亲者往往要超过后门坪村人数的几倍,但本村人都能无偿予以接待。人人都以歌待客,户户都为彻夜不眠的歌场。因此,这天也成了闽东畲族盛大的歌节,经久不衰。近十几年来,青年人热衷于流行歌曲,会唱畲歌的人日益减少,唱畲歌的多是中老年人。畲歌演唱者有后继乏人的趋势。
  (三)“三月三” 福安畲族的传统节日。这天,畲族男女必须出门“踏青”,采集畲山特有的乌稔叶,泡制乌米饭,缅怀先祖,全家共餐,馈赠亲友,共同预祝丰年。近十几年来,福安市政府在“三月三”举办了多次规模盛大的畲族民俗节活动。
  (四)牛歇节 农历四月初八,为畲汉两族的牛歇节。这天一早,畲族农民就要把牛赶到山上去吃露水草。接着把牛牵到水边洗刷牛身,以除垢定心,并解缰卸犁一天,以泥鳅或鸡蛋泡酒,用竹筒灌喂。又以米粥或薯米粥等精饲料喂养,以酬耕作之劳。这一日严禁棍打鞭甩,以定牛魂。同日,在穆阳一带的畲族牧童和畲族青年男女也要休息一天,前往附近海拔千米的牛池坪对歌。
  (五)元帅节 农历八月二十二日,为田公元帅生日。凡供奉田公元帅的畲族人家都要过元帅节。这一天,要杀大公鸡一只,连同其他福礼摆到元帅坛前供祭。祭罢,全家人喝“元帅酒”壮胆,据说能驱邪魔鬼怪,以祈平安。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